【耿繼文/專欄】
東漢建武年間,國運初定,亂世未靖。公元27年,建威大將軍耿弇(弇音「演」)挺身請纓,向光武帝劉秀獻策:「願回北地上谷,召集我父耿況舊部,平定漁陽彭寵、涿郡張豐,掃蕩富平、獲索流寇,最後一舉剿滅盤據齊地的張步,還國家一個安定乾淨的北方。」劉秀見其雄心壯志、兵法遠謀,感動之餘,慨然應允。
鐵血征戰,一戰定多方
公元28年,耿弇兵鋒直指涿郡,一舉生擒張豐,又破彭寵於漁陽;次年轉戰平原,殲滅富平、獲索之亂民,追至勃海,收降四萬餘人。其兵貴神速,所向披靡,勝報頻傳。
接獲捷報的劉秀再下軍令,命耿弇揮師東進,討伐齊王張步。張步聞風色變,緊急布防,佈下數十營壘,意圖困死漢軍於齊境。耿弇率軍渡黃河,首攻祝阿(濟南),未及中午即告克捷;旋即以佯攻巨里(今山東章丘)之計,引誘張步主力費邑出援,伏兵截擊,大破其軍,斬首懸城,四十餘座營壘接連陷落,濟南全境歸漢。
出奇制勝,一箭雙雕
張步再遣弟張藍與各郡太守聯軍,佈防西安與臨淄。耿弇假示五日後攻西安,卻突襲臨淄。將領多有異議,耿弇堅持:「敵人戒備西安而輕忽臨淄,取之易如反掌;西安孤立,必然棄守,此為一箭雙雕之策。」果如所料,臨淄半日破城,張藍棄城而逃。
面對耿弇連戰連捷,張步集結二十萬大軍欲一搏,雙方決戰於淄水之濱。耿弇居高臨下,親率精銳攔腰突擊,血戰兩日,大破齊軍,雖中箭負傷,仍持刀斷箭、隱而不露,穩定軍心,終使張步兵潰輜重盡失。
光武帝親至勞軍,讚勝韓信
幾日後,劉秀親臨前線慰勞將士,對耿弇說:「韓信破歷下而取齊,你破祝阿而定齊;然韓信乘敵已降,將軍卻以寡制眾、力挫頑敵,實為艱難之戰,更勝於韓信。」耿弇再乘勝追擊,張步敗逃至平壽,終於投降。耿弇將其押解至京師洛陽,並平定齊境全境,齊王國復歸漢土。
不敗之將,東漢之雄
耿弇班師回朝,自發兵至返京,攻下46郡縣、破三百餘城,未嘗一敗,堪稱百戰百勝、東漢第一名將。
他不僅擅長兵法、勇冠三軍,更懂得用間、用計、用勢,遠謀深算,堪為亂世之雄、國家之柱。然史家柏楊亦曾警示:「耿弇戰功赫赫,卻亦有屠三百城之紀錄,令人心驚。戰場殺人,勢所不得已,然英雄與殺伐之間,需慎思明辨。」
從耿弇看今日亂局:國家不容虛弱,民族必需雄才
歷史給我們的啟示從不僅止於過去。今日之國家,正逢空前亂局,政治鬥爭如火如荼、罷免風暴四起,人民觀望、士氣低迷,彷彿王莽篡漢亂世再臨。在這樣的時代,我們呼喚的不只是和平,而是有膽識、有謀略、有承擔的領袖挺身而出。
耿弇之所以成為傳奇,不是因為他從不犯錯,而是因為他能戰、敢戰、善戰,且忠誠於國家與百姓的安定與大義。
**當代國民黨亦需如此將才**能領導全局、穩定民心、正本清源,帶領我們走出鬥爭泥沼,重建國家正道,開創中華民國的榮光未來。
退警總會長耿繼文經歷:
警大39期行政系畢業
台北市保安大隊迅雷小組中隊長
雲林北港分局長
台中市第一分局長
台北縣警局督察長
桃園警察局副局長
台北市南港、士林、大同分局長
花蓮縣警察局局長
警政署警政委員
警政署督察室主任
現職為中華民國退休警察協會總會長
更多警政時報報導
【獨家】殯葬大亨邱裕荃違章屢罰不怕?!富貴天境持續違規違法天理不容?!
【獨家】(奪命三叉路) 蚵農遭撞亡肇責更一審翻案 女代父苦訟3年3個月爭回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