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大小事.盡在觀傳媒

以為是白內障!真凶竟是黃斑部病變 醫:拖延恐失明

以為是白內障!真凶竟是黃斑部病變 醫:拖延恐失明 - https://www.watchmedia01.com
長安醫院眼科彭書昱醫師提醒長輩們,若是出現視力模糊的狀況,要盡快至眼科詳細檢查病因。(圖/記者廖妙茜翻攝)

(觀傳媒中彰投新聞)【記者廖妙茜/台中報導】70歲的洪先生近一個月來總覺得左眼看不清楚,至眼科診所檢查,被診斷為白內障並建議手術治療。但他不放心,遂前往長安醫院尋求第二意見,才發現真正的病灶其實是黃斑部裂孔。眼科彭書昱醫師指出,許多民眾常將視力模糊歸咎於白內障或老花眼,卻忽略了黃斑部病變的可能性,延誤了黃金治療時機。

彭醫師以相機比喻說明,我們的眼睛就像是一台相機,白內障手術等同更換鏡頭,而黃斑部則是相機底片。底片一旦損壞,無論如何更換鏡頭,影像品質都無法改善。洪先生的黃斑部裂孔正是此種情況,解釋了視力持續模糊的原因。

以為是白內障!真凶竟是黃斑部病變 醫:拖延恐失明 - https://www.watchmedia01.com
眼底攝影中橘色的圓形病灶即是裂孔。(圖/記者廖妙茜翻攝)

彭書昱醫師表示,黃斑部裂孔是一種必須盡快動手術的眼疾,目前沒有藥物或治療可以替代。他立即為洪先生安排微創黃斑部手術,這項手術傷口極小,術後恢復快,但黃斑部本身的復原則需要較長時間。術後洪先生遵醫囑趴臥休息數週,讓黃斑部慢慢恢復。經過一個月的悉心休養,其黃斑部裂孔成功癒合,視力也逐漸恢復,得以重拾正常生活。

黃斑部裂孔常見於60歲以上長者,高度近視、眼部外傷、黃斑囊樣水腫等也是危險因子。患者初期可能無明顯症狀,直到遮住正常眼睛才發現視力模糊、物體扭曲或閱讀困難,但因不會引起疼痛而容易被忽略。

以為是白內障!真凶竟是黃斑部病變 醫:拖延恐失明 - https://www.watchmedia01.com
術前視網膜光學斷層檢查,可見黃斑部中間裂開一個大洞,術後可見黃斑部中間的洞已經癒合,重現正常的中央凹陷型態。(圖/記者廖妙茜翻攝)

彭醫師提醒,隨著高齡人口增加,黃斑部病變已成中老年視力退化主因之一。 臨床上不乏白內障術後視力未改善,最終確認為黃斑部病灶的案例。他呼籲,若出現視力模糊的狀況,應儘速接受眼底鏡或視網膜光學斷層掃描檢查,正確診斷方能爭取最佳治療時機。

分享這篇內容: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