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大小事.盡在觀傳媒

家暴陰影下的生命 喜願家園住民的真實故事

(觀傳媒彰化新聞)【記者陳雅芳/彰化報導】當個孩子說出「不能再欺負年長者了喔!」時,看似頑皮,背後卻藏著一段令人鼻酸的創傷故事。喜願家園22歲的黃姓住民,嬰兒時期遭父親施暴致心肺停止,雖然撿回一命,卻因腦傷留下智能障礙,需終身仰賴照護。他常對其他住民開玩笑或「下命令」,教保員明白,那是他用自己的方式與世界互動。

家暴陰影下的生命 喜願家園住民的真實故事 - https://www.watchmedia01.com
宏恩基金會附設喜願家園在彰化縣芳苑鄉創設「喜願家園」,提供諮商輔導、職能培訓,希望給弱勢的院生溫暖家園。(喜願家園提供)

黃男雖然喜歡與人互動,但因情緒與感官反應,偶爾行為衝動,教保員只能耐心勸導。他們知道,這些行為背後,是他用獨特的方式與世界連結。多年來照顧他的團隊深感不捨,「他本該像一般孩子一樣快樂成長,但命運太殘酷。」

類似情形並非孤例。2023年,喜願家園又接收一名20歲的洪姓住民。洪男10個月大時,因父親吸毒情緒失控,將他重摔致腦傷,從此也留下智能與行為障礙。母親離婚改嫁後,所生子女皆健康,顯示洪男的狀況明確來自早期家暴。

家暴陰影下的生命 喜願家園住民的真實故事 - https://www.watchmedia01.com
宏恩基金會附設喜願家園在彰化縣芳苑鄉創設「喜願家園」,提供諮商輔導、職能培訓,希望給弱勢的院生溫暖家園。(喜願家園提供)

根據喜願家園統計,目前園內約150名住民中,有4人因兒時家暴導致身心障礙,從嬰兒到中年都有。有人在十多歲時遭父母虐待而罹患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也有女性住民在產後罹患罕病與憂鬱,卻被丈夫施暴,最終失去生活自理能力。

對這些住民,教保人員格外細心,不提及「家暴」等敏感字眼,以免觸及傷痛。他們明白,雖然這些記憶似乎淡去,但早已深植身體與行為中,是無法抹去的創傷印記。

家暴陰影下的生命 喜願家園住民的真實故事 - https://www.watchmedia01.com
宏恩基金會附設喜願家園在彰化縣芳苑鄉創設「喜願家園」,提供諮商輔導、職能培訓,希望給弱勢的院生溫暖家園。(喜願家園提供)

院長林茂安今(16)日感慨,日前基隆才傳出5歲男童疑似遭父親施暴致死的案件,令人痛心。「我們家園裡的住民,就是這些活下來的受害者。家暴不只發生時可怕,更會變成長期的折磨與終身的枷鎖。」

他強調,政府雖持續推動「家暴零容忍」,但制度之外,民眾的警覺與通報意識更關鍵。「一通113的電話,也許就能改變孩子一生的命運。」他呼籲,若發現周遭有人出現語言暴力、身體傷害、精神控制或經濟剝奪等跡象,應勇敢通報,別再讓沉默成為加害者的幫兇。

家暴防治專線:113(24小時全年無休)

分享這篇內容: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