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大小事.盡在觀傳媒

新港板頭協力建造蓮花池竹橋茅屋 找回遊客重振生機

新港板頭協力建造蓮花池竹橋茅屋 找回遊客重振生機 - https://www.watchmedia01.com
板頭社區將搭建一座串連北港女兒橋、復興鐵橋至新港,兩岸共榮的雙港竹橋。(圖/記者邱嘉琪攝)

(觀傳媒雲嘉南新聞)【記者邱嘉琪、任禮清/嘉義報導】嘉義新港板頭社區做社區營造起跑得早,以「相信有一天,火車會轉來」為號召,加上遊園車的加持,當地觀光盛極一時,隨著人口老化及外流榮景不再,為重振生機,在地居民攜手啟動《地球花園行動》,網路發起協力共構「蓮花池竹橋茅屋」及命名活動,並於16日在板頭車站舉行開工儀式,預計端午節前點燈啟用,為台灣燈會暖身,也為將在今年六月底開通的復興鐵橋,做好迎接遊客的準備。

新港板頭協力建造蓮花池竹橋茅屋 找回遊客重振生機 - https://www.watchmedia01.com
此次活動領頭羊(由左至右),水陸交會生態農法老師洪明昌、頂菜園發展協會理事長陳明惠、舊河道文化會館館長黃水水。(圖/記者邱嘉琪攝)

《地球花園行動》為號召志同道合的夥伴,共同協力各光點基地的建設,攜手共創與「自然共生、與人共好」的新地球永續共好生活。

此次活動以頂菜園發展協會理事長陳明惠、舊河道文化會館黃水水老師,以及 水陸交會生態農法洪明昌老師、心亮小鎮吳英慧老師等在地資深社區工作者領軍,結合地球花園返鄉青年與在地住民力量,共同活化社區。

新港板頭協力建造蓮花池竹橋茅屋 找回遊客重振生機 - https://www.watchmedia01.com
來賓協力將橋墩搬到蓮花池畔。(圖/記者邱嘉琪攝)

洪明昌指出,社區歷經興盛到凋零,不忍看到一切化為烏有,所以就找來黃水水及陳明惠等地方人士,共同發起社區再造,從舊河道的簡易涼亭、𥴊仔店等,一件一件慢慢建置,希望一個禮拜打造一個拍照打卡點,目前搭建蓮花竹橋與茅屋涼亭,未來還計劃把北港大戲院移過來,許多早期農村及生活景物會重現,幫大家找回失去的農村記憶。

新港板頭協力建造蓮花池竹橋茅屋 找回遊客重振生機 - https://www.watchmedia01.com
洪明昌(左)利用古早的「虹橋」工法搭建橋墩,建造涼亭。(圖/記者邱嘉琪攝)

洪明昌說,竹橋與茅屋涼亭以古早簡單的「虹橋」工法搭建,並網路號召全省各地有志之士共工共學完成,今日開工就有來自屏東、台東的志工等6人協助,預計端午節前舉辦啟用點燈儀式,並公布竹橋名稱。

新港板頭協力建造蓮花池竹橋茅屋 找回遊客重振生機 - https://www.watchmedia01.com
蓮花池竹橋、茅屋工程今日舉辦開工儀式,來賓合照。(圖/記者邱嘉琪攝)

黃水水表示,社區再造計劃發起至今約2個月,一禮拜一景點慢慢打造,材料由各地人士提供,都是廢材再利用,會一步一腳印持續做,感謝各界資材及經費的挹注,也期盼認同人士樂捐支持。

新港板頭協力建造蓮花池竹橋茅屋 找回遊客重振生機 - https://www.watchmedia01.com
板頭車站沿線周邊街道建置。(圖/記者邱嘉琪攝)

陳明惠提到,當初以「火車有一天會轉來」的理念號召社區居民動起來,拚出一段輝煌的觀光時期,如今再造,盼把失去的故鄉和遊客再找回來,打造具在地特色的農村時尚,並落實「再利用」的永續作為,「相信有一天,人客會轉來」。

新港板頭協力建造蓮花池竹橋茅屋 找回遊客重振生機 - https://www.watchmedia01.com
舊河道市集。(圖/記者邱嘉琪攝)

今日開工祈福典禮十分熱鬧,新港鄉長葉孟龍、北港鎮長蕭美文、議員黃啟豪、林秀琴、縣議員陳文忠、林岱杰、簡嘉億等服務團隊及新港文教基金會榮譽董事長陳政鴻、帶偶回家陳威光、啤酒豬腳賴阿夷等嘉賓共襄盛舉。

目前在板頭車站沿線,居民們已佈置好街道,打造蓮花池、竹涼亭、雜貨店等景點,假日開辦舊河道市集,在大家的凝聚力和執行力下,盼人口回流,遊客再訪,社區再現活力與榮景。

分享這篇內容: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