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大小事.盡在觀傳媒

從高山遷至中海拔     阿里山山葵復育轉型帶動產業升級

從高山遷至中海拔     阿里山山葵復育轉型帶動產業升級 - https://www.watchmedia01.com

(觀傳媒嘉義新聞)【記者吳東林/嘉縣報導】阿里山山葵生產合作社推動高山特色農業與部落產業升級,今14日舉辦「種出希望.山葵未來」山葵育苗智能溫室啟用記者會暨阿里山部落產業栽種聚落亮點發展計畫發表會,展現產業專業化與永續化成果。嘉義縣長翁章梁、原住民族委員會副主委杜張梅莊 Adralriw Abaliusu、農業部臺南區農業改良場長陳昱初等人出席見證。

翁章梁表示,阿里山山葵過去享有盛名,受限於國土保育相關法規,現在已無法在原本海拔2200公尺的區域栽種。在原民會、嘉義縣政府、農業部農業試驗所及阿里山鄉公所等單位共同努力下,逐步將山葵種植區域遷移至海拔1200至1500公尺,盡力克服氣候跟技術的挑戰。現在會從育苗場著手,搭配優質溫室培育更多種苗,鼓勵更多農民栽種,擴大山葵產業規模,盼讓「綠金經濟」重拾往日榮光。

嘉義縣政府指出,原民會111年至114年期間補助阿里山鄉公所與阿里山社區關懷協會2000萬,推動「阿里山部落山葵產業栽種聚落亮點發展計畫」,以公私協力方式升級產業。合作社於112年成立山葵合作社,從選定組培苗、試驗栽種起步,拓展至加工與品牌建構,藉由山葵產業帶動阿里山特色產業,在原民會資源挹注下已建置2座智能溫室,創造184萬元產值並提供53個就業機會。

農糧署也透過「山葵育苗溫室建置計畫」協助合作社新建溫室,在今日記者會正式啟用山葵育苗智能溫室,設施設計兼顧農業專業與環境友善,成為育苗、病蟲害管理與產業推廣的重要基地。

記者會中也辦理山葵合作社與農業部台南區農業改良場簽署MOU儀式,透過專人輔導山葵栽培技術,如今導入智能溫室後,有望提升育苗成功率與作物品質,促進青年返鄉與部落經濟發展。

分享這篇內容: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