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傳媒高屏新聞)【記者宋德威/屏東報導】面對AI浪潮席捲而來,如何在科技快速進化的背景下重新思考人文素養的定位與價值?國立屏東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於9日舉辦全國首場規模完整的「AI與通識教育」主題學術研討會,會議以《文明自動化:AI時代人文素養的反思與跨域》為題,廣邀全台學者與高中教育界師生共同參與,透過專題演講、論文發表與AI創意生成競賽展演,呈現AI技術如何衝擊並重塑教育現場、文化思維與社會倫理。
副校長陳瑞仁於開幕致詞中指出,通識教育若欲與時俱進,勢必需要主動擁抱AI技術,將人文素養與生成式工具作創意融合,使新世代學生不僅能運用技術,更能深思其意義與影響。而臺灣通識教育策略聯盟暨品質策進會洪瑞兒理事長則提到,提升大學生的職場競爭力,是大學教師的信念與承諾之一,要把握這剛開啟的AI時代。資訊管理系吳庭育主任也介紹校內新成立的AI算力特色教室。
本次研討會共分為四大主題場次與一專題演講,分別探討AI與永續發展、AI與藝文創作、AI與通識教學、AI與文化經典四面向。由通識教育中心張智皓助理教授演講「AI時代的倫理反思」展開多方思辯,主題場次均由本校通識中心教師主持,並邀請台灣藝術大學、高雄師範大學、勤益科大、德育護理健康學院、政治大學、中山大學、大仁科大等多校教師與研究生發表最新教學研究成果。涵蓋議題多元,從〈AI導向的永續城市加速轉變〉、〈性別平權與AI法制觀察〉,到〈Suno音樂生成在通識課的應用〉與〈生成式AI融入古典文學教學〉等,展現AI在高等教育中的跨域實踐潛力。
為促進AI素養在青年族群的落實與推廣,主辦單位特別規劃「大學AI了沒?2025屏科大AI創意生成競賽」,並邀請屏科實驗中學共襄盛舉,開創全國首見於學術研討會同步舉辦AI生成藝術創作競賽的先例。此次競賽總計收到大學生196件作品,高中組33件,經初審選出各組10件入圍作品,當天在會場外公開展出,並開放現場票選。
通識教育中心簡赫琳主任指出,此次競賽展示出本校學生對於AI工具的高度掌握與熱情,入選率僅5%,競爭激烈,反映眾多學生具備跨領域整合的潛力。「這項創舉不僅是屏科大的里程碑,更是南台灣深耕AI與人文教育的重要一步。」學生作品涵蓋AI生成的圖像、影音、詩文等多元形式,評審依創意性、技術性與主題呼應程度,綜合評分。會議召集人許舜傑助理教授補充,「我們看到,AI並非取代創意,而是激發新的創意。」許教授如此強調。
此次研討會亦特別安排屏科實中學生於海報展現場發表創作理念,高中生與大學師生就AI作品展開對話。閉幕式暨AI競賽頒獎則由屏東科技大學師資培育中心主任周保男主持,屏科實中校長陳志偉與教務主任簡聿成出席,透過策略聯盟,積極推動大學與高中之間的互惠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