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傳媒彰化新聞)【記者陳雅芳/彰化報導】由頂新和德文教基金會推動的年度「食公益計畫」今年邁入第11屆,十年來累計投入逾千萬元,實際幫助超過365萬人次,成為全台少數長期聚焦「食」議題的公益平台。服務對象涵蓋偏鄉兒少、獨居長者、高風險家庭、街友與身心障礙者等,今年徵件甫開跑,便吸引來自各地非營利組織踴躍申請。

頂新和德文教基金會近日特別南下高雄,舉辦南區徵件座談會,邀集高雄、屏東、嘉義地區的公益團體參與交流。座談會地點選在曾獲「食公益」補助、由慧恩社會慈善基金會經營的「啡嚐不可」青年咖啡館。現場出席團體包括金古記念生命關懷協會、雷特氏症病友關懷協會、圓夢工作坊、屏東青少年夢想聯盟、晨光智能發展中心等,齊聚一堂分享在資源有限情況下的創新做法與挑戰。
「頂新和德的支持,不只是金錢的援助,更是陪伴孩子們學習、成長的力量。」慧恩執行長羅汶欣表示,基金會的資源不僅讓高屏地區的孩子能學習烘焙與市集販售,更打造實習基地,幫助孩子們在實務中建立自信與技能。「我們不是要孩子變得討喜,而是協助他們成為想成為的樣子。」
來自嘉義的晨光智能發展中心則分享,該中心陪伴身障青年投入食品製作,歷經不斷嘗試與技術累積,如今已能穩定製作產品,但仍面臨包裝與行銷資源不足的挑戰。團隊期盼透過「食公益」計畫的協助,讓這些有潛力的點子走得更長、更遠。
頂新和德文教基金會副執行長邱慧珊今(6)日表示,「公益的路不能讓社福團體單打獨鬥」,期盼透過計畫,集結企業資源,陪伴更多具創意與永續性的「食公益」方案實地落腳。她也提醒,今年「食公益」徵件將於5月16日截止,尚在構思中的團體應儘速提出申請,把握機會,讓一份溫飽化為尊嚴與希望。
本屆「食公益」計畫進一步擴大補助機制,針對不同規模與型態的組織,設計多元補助級距,總額超過新台幣300萬元。申請項目涵蓋從基礎的食材與器具添購、定期供餐與食育課程,到大型廚房建置、食物銀行營運等多面向服務,只要以「食」為核心,即可提出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