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傳媒中彰投新聞)【記者廖妙茜/台中報導】未演已轟動的臺中國家歌劇院Arts NOVA節目《新世紀浮世繪》,今(6)日於臺中歌劇院1樓忘我廳舉辦。從日本俳句引子帶出六個概念:「四季、人、戰爭、AI人工智慧、賽博龐克、太空」,都是近年熱搜話題,這個新製作由日本明和電機、亞洲AI影像創作團隊江戶未來世 Hello Edo!與臺港新媒體藝術團隊超維度(Dimension Plus)跨國製作,5月10、11日將在臺中國家歌劇院首演,是一場穿越日本傳統與未來狂想的視聽盛宴。
《新世紀浮世繪》藝術總監蔡宏賢表示,浮世繪是日本江戶時代風行的繪畫表現形式,創作主題多元,風景、神怪故事、武士、相撲、歌舞伎、藝妓、花魁都能入畫。這次的《新世紀浮世繪》是我們這個世代的浮世繪加上賽博龐克風格,將明和電機的演出結合劇場舞台空間調度,並與AI生成的動態影像即時互動。
從90年代開始,明和電機就以結合機械設計與搞笑表演風格聞名,成團32年仍活躍國際,以童趣創意影響當代藝術與娛樂界,還設計生產「電音蝌蚪」等熱銷樂器玩具商品。這次表演核心由明和電機擔綱,「社長」土佐信道將帶領全體社員炒熱全場氣氛,並透露這可能不是一場「坐著聽」的演出。今天記者會現場也由3名「社員」示範用電音蝌蚪合奏,十分搞笑。
「連香港朋友都專程組團過來看!」導演林欣傑表示,很多人覺得明和電機的演出充滿歡樂,這次超維度打造出一個獨特的世界觀、宇宙觀,並加入機器人「小藍」串聯全場,將和江戶時代的浮世繪一樣,提出人和世界之間關係的反省,「背後有其深層意義,看完也許會流淚。」
江戶未來世負責影像生成,蔡宏賢說,團隊成員來自亞洲各地,風格結合復古和創新,曾經來臺展出過的「屋台系列」,像是動畫《阿基拉》混合香港九龍城寨場景的機器人路邊攤;超維度擔任舞台設計及整體的演出調度,並操刀現場視覺創作與即時特效呈現。運用江戶未來世授權的靜態影像,透過AI訓練轉化為動態影像,和明和電機的演奏緊密連結、虛實扣合,「3個團隊合而為一,觀眾會看到立體的浮世繪卷軸。」
除了劇場演出,擅長創造藝術和商業可能性的明和電機及江戶未來世,也將帶來限量版的版畫、貼紙及周邊商品販售。創作團隊更在光之曲幕推出「番外篇」—《摩登時代》,詮釋「工業時代」與「AI革命」同時發生,我們會是什麼樣的生活?展演以沉浸式光影與動感音樂,幽默諷刺的回應1930年代卓别林名作《摩登時代》,開展以來吸引大批人潮,即日起到5月11日在大劇院前廳播映。
《新世紀浮世繪》作為「2025台積心築藝術季」系列節目之一,展現藝術與科技的深度融合。台積電文教基金會執行長許峻郎表示,2025年台積心築藝術季以《A.I. ─ Art and I》為主題,聚焦在人工智慧快速發展與廣泛應用的世代中,探索AI科技在藝文展演中的多元運用,以及人類與人工智慧之間的關係。《新世紀浮世繪》結合懷舊復古及人工智能圖像創作,創造出獨特的表演風格,期盼未來能透過更多人文與科技的交融,帶領觀眾拓展AI創作的視野及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