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傳媒雲嘉南新聞)【記者邱嘉琪/嘉義報導】釘線畫藝術家陳正浩,憑藉深厚的素描及美術底蘊,僅以銅釘及棉線,創作出立體的空間藝術,近期陳正浩受經濟部嘉義創新研發中心及嘉義機械廠公司邀請,目前於嘉創中心舉辦個展,展出作品中,呈現其不同時期的創作題材,觀者除了能有獨特的視覺感受,也能一窺作者的心境轉折,歡迎前往觀賞,展期即日起至114年8月31日。
陳正浩為美學與藝術科班出身,擅長素描、複合媒材創作、雕塑、美術及室內外景觀設計,曾任國立嘉義高工美術班指導老師、彩石畫廊美術專任老師,1987年因一幅「駿馬」的釘線畫作品入選全省美展後,陳正浩即鎖定釘線畫專注創作至今,熱情有增無減。
陳正浩介紹,「釘線畫」如其名就是用釘和線做畫,以點、線、面表現出視覺立體空間藝術,是屬於纖維創作的一種,而所謂「纖維」,只要是細細長長的東西都是,譬如線、鐵棒或是玻璃,都可以用來做纖維創作。
陳正浩說,創作釘線畫的步驟是將符合作品尺寸的夾板漆成白色,再來在創作範圍釘上釘子,再用黃、紅、藍三原色,順著紋理做顏色的堆疊,有時會用黑、白或灰做為輔助色加強明暗度,由點、線、面構築成整體作品,近看僅是交錯複雜的線條,遠看卻有油畫的風采。
陳正浩特別提到,釘線畫因為線是纏在釘頭上,和木板有一公分的距離,藉由透光,觀者位移時,能感受到不同的光影變化,因此若邀展方不硬性要求,會盡量不加壓克力或是玻璃覆蓋作品,讓觀者可以盡情欣賞。
陳正浩創作釘線畫達38年,題材隨著年齡、生活背景和習慣而改變,他說,2、30歲時專注於裸體藝術,中期走向肖像畫,4、50歲時開始遊歷台灣,聚焦名勝古蹟創作,而隨著漸入暮年,憂心社會高齡化、少子化現象,多以老人和小孩為主,至於未來,則想呈現機器人和人類如何共存的作品。欣賞此次個展,將可欣賞到陳正浩不同階段的主題呈現。
一路創作,陳正浩特別感謝嘉義機械廠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林憲揚長期資助支持,才有多次的展出與推廣,此次由該公司羅瑋婷擔任策展人,在嘉創中心提供的優質寬敞空間的烘托下,釘線畫更顯藝術質感,觀者亦可隨心移動,感受作品巧妙的光影變化。
嘉創中心藝文展覽【藝術新視界!陳正浩《纖維創作-釘線畫》個展】,展期即日起至114年8月31日,歡迎前往觀賞,亦提供有緣人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