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傳媒彰化新聞)【記者陳雅芳/彰化報導】有「便當街」之稱的實踐路,及鄰近彰化師大進德校區前方的進德路,原本由彰化市公所規劃設置標線型人行道,盼改善行人與車輛爭道、違停混亂的情況,未料實踐路沿線店家多數表達反對,使計畫受阻,進德路則因多次流標無法順利推動,工程進展卡關。

市公所指出,實踐路長約240公尺,為彰化師範大學及附工學生進出的主要動線,沿線小吃店密集、人潮眾多,具設置人行道的必要性。工務課長蔡佳松今(17)日表示,目前該案已進入設計階段,待廠商完成基本設計圖後,將召開說明會,向地方居民與店家詳細說明內容,持續溝通爭取共識,期盼未來能順利發包施作。
進德路部分,全長約50公尺,居民與店家大多表示支持施作人行道,市公所原預估工程經費約500萬元,但多次辦理招標均無廠商投標,市公所表示將持續辦理招標,盼能順利推進。
「這條路車子亂停太久了,學生、老人走路都很危險!」家住附近的林姓居民表示,自己就曾目睹學生過馬路時差點被違停車輛遮蔽視線而發生事故,他認為人行道雖然會壓縮停車空間,但「人命安全更重要」,呼籲市公所堅持推動。
彰化市首個完成標線型人行道設施的大埔路,自設置後意見兩極。由於人車爭道、違停等問題未完全改善,加上警方加強取締違停,引發部分汽機車族反彈,但也有不少行人與在地居民表達支持,相關爭議至今仍在地方引發討論。
蔡佳松指出,大埔路與實踐路性質不同,前者機車量大、行人較少,後者位於學校周邊,行人密集,實際需求有別。市公所將秉持溝通與透明原則,持續傾聽民意,朝打造友善人行環境的方向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