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傳媒編輯中心)【記者廖妙茜/綜合報導】 在疫情衝擊後,全球產業環境急遽變遷,觀光旅遊業面臨市場需求變化與人力短缺的雙重挑戰。寒舍集團作為文化、藝術與美學的市場潮流領導者,始終致力於將「藝術即生活,生活即藝術」的品牌哲學深植於企業發展之中,不僅展現在服務與體驗上,也延伸至企業內部的人才培育,讓員工不僅擁有專業能力,更能在寒舍的舞台上持續成長,員工更以「寒舍人」自稱,與企業共創價值。如何打造這樣的文化,緯育TibaMe for Business 特別邀請寒舍集團培訓發展經理陳欣伶Lynette,分享人才發展與轉型的策略。
寒舍集團認為企業文化不僅是品牌對外的形象,更是內部人才發展的根基。因此,在人力市場競爭激烈、各產業紛紛以高薪搶人的情況下,寒舍集團不僅積極調整薪資結構,使其符合市場競爭力外,更重視提升人才的軟實力與發展機會,來吸引與留住優秀人才。
Lynette提到:「我們希望打造的,是一群不僅具備專業能力,更擁有藝術氣質與審美素養的團隊。人才發展不能只看短期回報,而是要讓員工在這裡找到長遠的價值與成長機會,這才是企業真正的競爭力。」
寒舍集團每一季進行「寒舍DNA」優秀員工選拔及表揚,被提名者不限職等、職別,只要有值得他人學習事蹟或貢獻,人人皆有獲得殊榮的機會,這樣的制度展現集團對人才的高度重視性,更期許透過這樣的活動,員工之間彼此激勵,形成正向學習文化。
面對市場的挑戰,寒舍集團進行培訓架構轉型,針對集團跨區域、多職別的特性,採取「線上為主、實體為輔」的混合式培訓模式,透過數位學習平台轉換,打造「多元化、多層次、全方位」的培訓模式,確保每位員工在工作崗位上都能獲得適當引導。「我們希望同仁在集團工作的同時,能時時刻刻知道自己應該做什麼、能夠做什麼、還能了解自己未來發展的可能性,並有人引導他們成長。」Lynette認為有效的培訓,是發掘員工的實際需求,並給予適當的資源支持。
多元化培訓針對集團跨區域、多職別的特性,採取「線上為主、實體為輔」的混合式培訓模式,透過數位學習平台整合線上線下多種學習管道,打破時間與空間限制。能夠同時提供通識課程、職能專業課程、實務課程、管理課程等,同時也關注心靈層面的需求,全方位滿足不同崗位人員的發展需求,為基層員工、中高階管理者、新進人員、資深專家、外籍員工甚至實習生等提供差異化學習路徑,確保每位成員都能獲得最適合的成長資源與發展機會。
多層次培訓體系成為企業競爭力提升的關鍵引擎,通過精心設計的學習路徑,實現從個人效益、團隊效益、組織效益到集團效益,依照不同的層級訂定培訓目的給予相應課程,層層遞進,因材施教:基層員工關注自我成就與歸屬感,團隊主管著重打造高績效團隊,中層管理者專注創造營收利潤,高層則致力實現集團願景。這種階梯式培育模式確保了人才梯隊的完整性與連貫性,為企業長期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全方位培訓創造了從新人到資深員工的連續學習體驗,解決新進員工「無人帶、無人關心」的痛點。企業透過 OJT(On-the-Job Training)教練制度、內部講師與部門培訓員的指導,確保員工在通識學習、職能訓練與實務應用方面,都能獲得即時且有效的支援,進一步強化學習與工作的連結,讓學習不僅止於課堂,更成為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同時感受到組織的持續關注與支持。
在實踐三大培訓策略的過程中,寒舍集團經過縝密評估,最終選擇與緯育TibaMe for Business 合作,導入TibaMe 2.0 雲端學習平台。平台基於PDDRO架構,企業可以依據組織戰略與人才發展目標,確定各層級的學習重點,量身打造個人化的學習計畫,確保培訓內容真正符合員工的工作需求。寒舍集團也導入緯育TibaMe for Business 豐富專業課程資源於平台,同時支援外部影片及自建內容整合,能根據部門需求,靈活引入符合企業發展方向的學習內容,為多元化培訓注入強大動力。「學習不應該是單向的,而應該讓員工主動參與。我們開放了『學習許願池』,讓主管與員工都能提出想學的內容,透過數位平台快速導入適合的課程,讓學習變得更加即時與貼近需求。」Lynette 強調。
針對寒舍集團重視的全方位培訓,TibaMe 2.0 亦提供 簡潔直覺的操作介面,幫助新進員工快速適應學習系統,減少技術門檻;管理者則能透過後台數據追蹤各層級員工的學習進度,根據實際成效進行動態調整,確保培訓內容真正貼合企業業務需求,讓學習能夠有效轉化為工作能力,支持集團層層遞進的人才梯隊建設。平台更提供企業自訂首頁模組,公告每季熱門課程與最新培訓資訊、表揚「寒舍DNA」、佈達活動及集團事項,提高訊息傳遞效率,深化員工學習參與度以及企業文化認同。
在平台導入初期,寒舍集團規劃了分階段的內部宣導策略,確保從高階主管到基層員工,都能夠充分理解新系統的價值與功能。緯育TibaMe for Business 亦提供線上與實體培訓工作坊、操作手冊與教學影片、即時客服機制等全方位支援,確保企業在轉換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能夠迅速獲得解決,加速適應期並提高導入效率。
隨著 TibaMe 2.0 平台的導入,寒舍集團成功建立了「數位為主、實體為輔」的培訓模式,使學習更加靈活、參與度更高、成效更可量化。員工不再受限於時間與地點,能夠透過電腦或手機隨時隨地學習,提升學習自主性。透過學習數據的追蹤與即時調整,管理者能確保培訓內容貼近實務應用,真正落實因材施教的培育模式,進一步推動企業的人才發展與組織成長。
「培訓這一塊的事情其實是人人有責的,不是只是光靠一個培訓單位就可以完整整個公司的教育培訓。」Lynette 分享,在過去培訓較為單向,部門也鮮少主動提出培訓需求。但在培訓單位持續推動、耐心溝通、重整資源,上至主管、下至基層職員,踴躍反映學習需求、分享學習資源,而培訓部門也能迅速響應並提供支持,這種互信機制使主管更願意支持教育訓練工作,當有特別需求時也更願意開口提出。透過培訓轉型、學習平台系統轉換,促進了跨部門協作,建立良性互動循環。
寒舍集團相信「員工是我們最大的資產更是我們達成集團使命之重要關鍵。」未來將持續優化學習機制,強化數位培訓模式,使人才培育成為企業永續的關鍵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