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傳媒彰化新聞)【記者陳雅芳/彰化報導】為提升東螺溪的景觀及周邊環境,彰化縣政府啟動「東螺溪文化綠廊水環境改善整體計畫」,該計畫針對北斗渡船頭及埤頭木棉花道進行改善。計畫總經費為1億1,463萬5,000元,其中由經濟部補助9400萬元,縣政府補助2,063萬5千元。該項工程已於114年3月正式發包,預計工期330日曆天,將於明年2月底前完工。

今(7)日,彰化縣長王惠美主持北斗河濱公園開工典禮時表示,這項計畫將透過水岸景觀廊道的整體改善及共融式遊具設置,提升當地居民的生活品質。王惠美強調,計畫完成後,東螺溪的風貌將煥然一新,並將成為兼具休閒、文化、歷史及環境教育功能的重要觀光景點,預期將吸引大量遊客前來參訪。
王惠美進一步指出,這項計畫得以順利推動,離不開中央及地方政府的合作與支持。她感謝謝衣鳳立委在中央的協助,幫助爭取到900萬元的設計規劃費用,也使得縣府後續能夠成功爭取到7.65億的建設經費。她特別感謝縣議會對預算的支持,並強調,這是中央與地方攜手合作的成果。
此次計畫的範圍主要分為兩大工區,分別是北斗渡船頭水文化綠廊及埤頭木棉花道環境改善。王惠美提到,北斗歷史悠久,東螺溪曾是清朝時期的河運集散地,對當地的文化與歷史意義深遠。這次透過環境整理,將有助於重新整理歷史文化,為遊客及在地居民提供更多休憩空間。
立委謝衣鳳表示,感謝縣政府和經濟部水利署的支持,並指出這項計畫將對當地居民和遊客帶來實質的改善。她也感謝北斗鎮長顏宏霖及埤頭鄉長杜懿彩的建議,並表示,這項計畫的成功將有助於提升地方發展,為彰化縣帶來更多觀光機會。
經濟部第四河川分署長李友平表示,水環境的改善將有助於後代子孫了解並保存這段歷史,並期望能以最高標準完成工程,預計明年2月完工。
這項「東螺溪文化綠廊水環境改善計畫」的兩大工區,包括北斗渡船頭水文化綠廊及埤頭木棉花道的改善,未來將打造出一個融合文化、歷史與生態的全新景點。
烈焰裡的靈魂拷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