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傳媒彰化新聞)【記者陳雅芳/彰化報導】一頓熱飯,看似平凡,卻能撫慰人心。由頂新和德文教基金會推動的「食食刻刻與愛同行—食公益捐助計畫」已默默走過第11個年頭,十年來捐助超過3,200萬元、幫助超過365萬人次,將一份份溫熱的餐點,送進偏鄉兒少、獨居長者、高風險家庭與街友的心中。

2025年「食公益」計畫徵件已於今(7)日起正式啟動,頂新和德文教基金會誠摯邀請全台公益團體踴躍提案,以「飲食」為核心,提出創新且可落實的服務方案。副執行長邱慧珊表示,食不僅是基本需求,更能成為關懷的起點。希望透過這項計畫,串聯社會善意,傳遞更多溫暖。
為呼應不同規模與需求,2025年度特別設計多元級距獎助金制度,針對添購餐飲用具、定期課程、飲食教育、大型廚房建置及食物銀行營運等,提供新台幣300萬元以上總補助,期望協助更多團體深化服務、擴大影響力。

在「食公益」計畫的資助下,各地溫馨故事持續發生。2024年獲選的「愛希望兒童關懷發展協會」,在偏鄉陪伴學童學習簡易料理技能,提升用餐穩定性之餘,更讓孩子從被照顧者轉變為助人者。就讀小六的萱萱,與失明的父親相依為命,因為參加料理課程首次學會做菜,親手為父親準備熱騰騰的一餐,臉上洋溢滿足與自信。
另外,彰化縣社頭鄉「湳底社區發展協會」利用補助翻修老舊廚房並擴展送餐服務,讓更多長者及弱勢家庭吃得健康又安心。花蓮縣「老人暨家庭關懷協會」則持續為偏鄉獨居長輩提供超過1,000份免費便當,改善生活條件,也讓朱爺爺等長者不再孤單,「送到的不是便當,更是社會的溫暖與陪伴」。
用飲食作為連結人心的媒介,共同打造友善、互信、向善的社會氛圍,實現共好台灣的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