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在宜蘭知名鐵板燒擔任掌抬師傅的楊志儒,一年多前為了圓年輕時的打拳夢想,毅然辭掉從事近十年的餐飲工作,並將好不容易存錢買的房子也賣了,在羅東鎮一處稻田旁開設「悍將泰拳中心」,草創初期雖然辛苦,但109年參加全國中正盃泰拳錦標賽,拿下團體賽亞軍,這也讓楊志儒稍感欣慰。
從小在台東長大的楊志儒,國中時期開始接觸跆拳道,曾經獲得台東縣運動會跆拳賽冠軍,之後到花蓮就讀四維高中繼續練拳,曾經擔任該校跆拳隊隊長,高中畢業後進入大漢技術學院,依舊沒有離開跆拳領域,甚至到新加坡參加國際比賽。
雖然求學期間一路走來都離不開跆拳,但畢業後迫於工作及生活壓力,29歲進入宜蘭知名的鐵板燒「饗宴」之後,就中斷練拳之路,直到5年前因緣際會接觸「泰拳」,楊志儒的「拳魂」又再度被召喚回來。
提到「泰拳」,台灣很多人對它是陌生的,「泰拳」是泰國的傳統搏擊技術,可以在極短的距離下,使用拳、腳、膝、肘進行攻擊,是一種非常注重實用性和殺傷力的武術。不過,隨著時間的演變,「泰拳」也延伸出多種分類,其中「健身泰拳」則是不為格鬥只為健身。楊志儒為了學習泰拳,每個星期不辭辛勞從宜蘭到台北跟隨教練練習,更遠赴泰國考取泰拳「國際教練」執照。楊志儒說,「泰拳」與「跆拳」最大的不同在於「力道」,尤其「蓄力」的動作以及踢法有很大的差別。
楊志儒學習泰拳除了健身,也希望可以上場比賽,可惜他以前在練跆拳道時,腳部半月板受過傷,以至於無法上場比賽,這對「愛拳成癡」的楊志儒是很大的打擊,即便如此,為了一圓年輕時的「打拳夢」,雖已近四十歲,毅然辭掉工作、賣掉房子開起「泰拳道館」。
四十歲做這樣的人生重大決定,其實是相當不容易,況且楊志儒還有一個就讀大學的女兒以及年邁老母,而與他一起奮鬥的伴侶黃詩涵也養育了兩個小孩,家庭的負擔可想而知,但楊志儒還是做了人生的重大決定。楊志儒說,到了這個年紀,假如再不踏出去,以後恐怕就沒機會了,所幸老媽最後也只支持他的決定,而他的伴侶黃詩涵更是他工作上的得力助手,「悍將泰拳中心」的許多行政庶務都由黃詩涵打理,他們自嘲「一個瘋子遇到一個傻子」才會一股腦而投入這個不賺錢的工作。
雖說不賺錢,但卻累積了很多好人緣,來到「悍將泰拳中心」學習泰拳的學員遍布各行各業,有醫師、護理師,也有一般上班族及水電工程人員,他們看到楊志儒及黃詩涵為實現泰拳夢想努力不懈,也都義務投入中心建構的工作。由於「悍將泰拳中心」草創初期,經費與資源都相當有限,許多設備必須自己想辦法籌措,因此,會水電的學員就免費提供技術協助,大家就像家人一樣,共同打造這個屬於他們的園地。
目前固定到中心上課的學員大約有三十多人,大家相處都非常愉快,而儘管經濟並不寬裕,有時學員們到外面比賽,楊志儒還是自掏腰包購買一些補充體力的食品供學員享用,只要能實現「拳夢」任何付出對楊志儒而言似乎都微不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