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年發揮社會企業責任的亨將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對預防失智症的議題最為重視。
(圖/記者周厚賢攝)
(彰化新聞)【記者 周厚賢/彰化報導】一場由八卦山扶輪社連結春風扶輪社、亨將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及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所舉辦「失智症電影欣賞座談會-我親愛的父親 」,吸引近百位民眾參與電影觀賞並由彰濱秀傳醫院失智共照中心洪朝賢主任對電影情節的解說,以瞭解這項讓高齡人口聞之色變的症狀及影響。
▲以往我們常說老年人“老番顛”,其實就是失智症發生的前兆而不是中邪或遺傳病。
(圖/記者周厚賢攝)
長期關注社會人文關懷的八卦山扶輪社,今年鎖定失智議題,推動「一同用愛與關懷,打造失智友善服務」服務計畫,希望藉由扶輪社友的力量來推動關懷失智症的服務計畫。該協會認為,隨著台灣2025年將邁入超高齡社會,加上衛生福利部調查也顯示,65歲以上的老人約每12人即有1位失智者,而80歲以上的老人則約每5人即有1位失智者,因此「與長輩共處」必然成為課題。然而,目前多數民眾對於失智症多存在老人痴呆、老了健忘等刻板印象,更因為不了解失智症的症狀或照顧技巧,導致家中長輩出現失智徵兆時,產生擔憂、害怕。
▲每個人都不能預測自己會得失智症,但面對這問題大家都希望能及早預防避免。
(圖/記者周厚賢攝)
八卦山扶輪社長鐘瑩清表示,對於失智症的陌生,會讓我們錯過早期診斷、治療的先機,同時也會出現更多的社會問題。所以八卦山扶輪社希望號召大家一起友善關懷失智照顧,讓社區鄰里間多些「雞婆」。如發現鄰居有異常狀況,應多提醒家屬、幫忙找資源,讓社會更溫暖。同時呼籲,想要預防失智症,除了可以透過腦動、身動、人際互動三動招式外,規律的生活及健康的飲食(地中海飲食)也是方法之一。若確診為失智症後,家屬的陪伴及機構的協助治療將是最強大的後盾。
▲樂齡人生不只是要身心健康;平日多腦動、身動、人際互動三動,保持愉快心情才是最好方式。
(圖/記者周厚賢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