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縣壯圍鄉廍後社區是北部濱海公路旁的一個小漁村,這裡沒有豪華建築,也沒有人工雕琢的景觀與設施,有的只是純樸與自然。不過,卻引吸不少部落客來此拍照、打卡,原因就在於這裡有一座超級無敵的「海景鞦韆」,坐在鞦韆上,遠眺龜山島,融合地景、地物成就一幅意境美拍。
從北部濱海公路由北往南,途經宜蘭縣壯圍鄉境,過葛瑪蘭大橋之前左邊有一處明顯路標,上面寫著「歡迎蒞臨壯圍鄉廍後社區」,沿著路標指示往前走就可以到達這個濱海小漁村。這是一個傳統漁村聚落,從聚落當中供奉的「漁師廟」以及修建廟碑文可以看出,這裡的居民早年是從浙江「大陳島」遷徙過來的。「漁師廟」與社區活動中心共用一處廣場,這裡也提供了停車空間,如果開車前來,可以將車輛停放在這裡,再循著往海邊的小路徒步前往「海景鞦韆」,大約數百公尺即可到達。
「海景鞦韆」是2016年宜蘭縣政府在這裡舉辦「加留沙埔地景藝術季」活動所遺留下來的設施。這個位在沙丘上方以漂流木搭設的鞦韆,因為地點適中,天氣好時,坐在上面遠望龜山島,聆聽濤聲拍岸,欣賞漁帆點點,觀看釣客揮桿,頗為悠閒自在。而在此同時拍下一張意境美照,留下美麗倩影,也是一種樂趣。
除了「海景鞦韆」,廍後社區還有少許當年地景藝術季活動留下的漂流木裝置,雖然相當零星,但還是不失原味。由於這裡緊鄰東北角暨宜蘭風景區管理處所屬的「壯圍沙丘旅遊服務園區」,再過去還有「永鎮海邊」,往南則是「東港榕樹公園」,這些都是非大眾聚集的小景點,可以滿足現在疫情蔓延之際,出外散心的需求。而要到這些地方,沙丘陵線上的濱海自行車專用道也可提供另一種交通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