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鄭文嵐
去年台灣曾被西方媒體形容為「世界最危險的地區」,雖然風聲鶴唳但終究「暫時」安然度過,反倒是在美國一手「編導」下,今年烏克蘭替美國當了「代理人戰爭」的馬前卒,隨著俄烏戰事的發展,美國與帶領的北約除了提供個人輕型軍備外,面對俄羅斯的核武威脅,表現的「相當克制」,避免去踩俄羅斯的紅線,對烏克蘭加入北約一事也直接說「不可能」,即使祭出各種經濟制裁,也都要避開「油、氣」的敏感議題,而美國更是「隔海觀火」,不管開戰前或開戰後,拜登都強調「絕對不會派兵」參與俄烏戰爭,所以烏克蘭只能孤軍奮戰;看著烏克蘭面臨的困境,不免讓人想到台灣的處境,所以「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大凡有點思考能力的人,不免會做這樣的「聯想」,沒料到蔡英文竟然直斥這種說法是「認知作戰」,還指出台灣與烏克蘭「不一樣就是不一樣」,殊不知這句「口號」,可是川普、強森等巨頭的「提醒」,台灣的評論員只是「跟進」罷了,蔡英文不敢怒懟西方的大哥,只敢在島內「耍威風」,色厲內荏的心態表露無遺,而行政院長蘇貞昌的「表現」,更是一絕,說俄烏之戰成了台灣政壇的「照妖鏡」可一點也不為過。
記得嗎?三年前蘇貞昌的「掃把說」,說的可是「豪情萬丈」,但日前被立委問及:「若飛彈3分鐘後來襲,防空警報響起,一般民眾該如何應對?」蘇貞昌聽聞後卻逾10秒未有回應,前後的「反應」真有天壤之別,或許三年前的兵凶戰危是「單純炒作」,而當前情勢的詭譎凶險卻是「迫在眉睫」,讓他的光頭是「一個頭兩個大」,暫時選擇「緘默」,是令人「納悶」,但至少不會繼續鬧出「掃把打導彈」的笑話來。再看看他面對是否敢「保證不缺電」的質詢,竟然舉「反攻大陸」的承諾也是「不負責任」的保證,對自己的「神比喻」表現的洋洋自得,事後還直斥提問的蔣萬安是「小混混」,這樣的行徑連平日政治光譜偏綠的苦苓都認為這簡直就是「耍無賴」,不得不令人「擔心」他的「身心健康」是否出了狀況?隨著俄烏戰事的膠著,西方媒體對普汀的攻擊已沒有下限,竟然「關心」起普汀的健康狀況,什麼罹癌、失智的疾病都安上了,台灣的綠媒自然「亦步亦趨」,(其實台灣針對這方面的報導,往往也只是「翻譯」而已),但這些媒體要不要多關注閣揆一些,以蘇貞昌各方面的「跡象」,這些病名對他來說似乎「更貼切」。
一場俄烏戰爭除顯露西方雙標的嘴臉,也讓台灣的「認知作戰」左支右絀,蔡英文雖對輿論把台灣與烏克蘭「相提並論」不以為然,但她卻也拿烏克蘭在進行「反中」的認知作戰,當美國展開對俄羅斯經濟制裁,台灣就迫不及待地當急先鋒,結果被俄羅斯列入「48個不友善國家與地區」的名單之內,會受到什麼樣的反制裁就只能「靜觀其變」,蔡英文說這是站隊「國際社會」,但她卻沒告訴國人,全世界有超過一百五十個國家沒跟著美歐起舞,(從中東到東北亞就日本、韓國、台灣、新加坡參與制裁),她還發起人道救助,帶著府院幾個頭頭作秀地「捐一月所得」,因為烏克蘭人民挺身為自己的國家奮戰,「這份決心讓世界動容」,也「讓台灣人感同身受」,(她敢提開戰前夕,有數十位國會議員和近百名富豪,爭相搭專機逃離的事嗎?)台灣跟烏克蘭真的這麼「麻吉」嗎?事實上台灣在烏克蘭並沒有設有代表處或辦事處,有些經貿與緊急事故均由駐莫斯科(或波蘭)的代表處兼辦,現在俄烏開戰,在烏克蘭的台灣人若必須到莫斯科求助,這像話嗎?當我們「反中」的意識型態作祟,以為當前中俄的關係,「反俄挺烏」就是「反中」,卻忽略掉「過去」中國與烏克蘭的關係有多密切,是澤連斯基上台後「完全倒向美國」,兩國才有「馬達西奇」(重要的航空發動機製造公司)的紛爭,試問:中國的野馬氣墊登陸艇是誰援造的?答案是:烏克蘭,中國第一艘航母遼寧號購自於哪裡?答案也是:烏克蘭,若哪天中國要展開武統,航母與登陸艇少不了扮演重要角色,那時我們要不要「譴責」烏克蘭?若把中國與烏克蘭的「友好關係」納進來,烏克蘭還有那麼「可愛」或「可憐」嗎?說到「可憐」就得回到「人道主義」來看,那美國入侵阿富汗、伊拉克造成多少平民死亡,又造成多少難民(據報導已超過千萬人)?美國領導的北約在科索沃戰爭時對南聯盟78天的持續轟炸,又死了多少無辜的生命?(連中國的大使館都被五枚巡航導彈「誤炸」,有數名記者喪命),這些事我們可曾關心過?難道這些人的生命就註定比較低賤?當我們要替美國搖旗吶喊時,是不是該為自己的「雙標」心態而自慚?
「抗中保台」固然是當前的「顯學」(或「險學」),但有幾個人能論述「抗中」與「保台」有必然的關係,有這麼一句話:「情緒不能代替事實,觀點不能代替邏輯」,台灣民粹主義當道,「反中」固然是「政治正確」,但也同時把台灣推向戰爭的深淵,當我們為烏克蘭人民的處境寄予同情,可曾想過是誰讓台灣可能瀕於相同的境遇?綠營因為只要疾呼「反中」就會有選票,所以「認知作戰」幾已無處不在,只是「東拼西湊」的講法,弄到後來反而讓民眾會「認知錯亂」,而從「認知作戰」到「認知錯亂」只不過是一線之隔。
(作者為國中退休校長)
從「認知作戰」到「認知錯亂」
文/鄭文嵐
去年台灣曾被西方媒體形容為「世界最危險的地區」,雖然風聲鶴唳但終究「暫時」安然度過,反倒是在美國一手「編導」下,今年烏克蘭替美國當了「代理人戰爭」的馬前卒,隨著俄烏戰事的發展,美國與帶領的北約除了提供個人輕型軍備外,面對俄羅斯的核武威脅,表現的「相當克制」,避免去踩俄羅斯的紅線,對烏克蘭加入北約一事也直接說「不可能」,即使祭出各種經濟制裁,也都要避開「油、氣」的敏感議題,而美國更是「隔海觀火」,不管開戰前或開戰後,拜登都強調「絕對不會派兵」參與俄烏戰爭,所以烏克蘭只能孤軍奮戰;看著烏克蘭面臨的困境,不免讓人想到台灣的處境,所以「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大凡有點思考能力的人,不免會做這樣的「聯想」,沒料到蔡英文竟然直斥這種說法是「認知作戰」,還指出台灣與烏克蘭「不一樣就是不一樣」,殊不知這句「口號」,可是川普、強森等巨頭的「提醒」,台灣的評論員只是「跟進」罷了,蔡英文不敢怒懟西方的大哥,只敢在島內「耍威風」,色厲內荏的心態表露無遺,而行政院長蘇貞昌的「表現」,更是一絕,說俄烏之戰成了台灣政壇的「照妖鏡」可一點也不為過。
記得嗎?三年前蘇貞昌的「掃把說」,說的可是「豪情萬丈」,但日前被立委問及:「若飛彈3分鐘後來襲,防空警報響起,一般民眾該如何應對?」蘇貞昌聽聞後卻逾10秒未有回應,前後的「反應」真有天壤之別,或許三年前的兵凶戰危是「單純炒作」,而當前情勢的詭譎凶險卻是「迫在眉睫」,讓他的光頭是「一個頭兩個大」,暫時選擇「緘默」,是令人「納悶」,但至少不會繼續鬧出「掃把打導彈」的笑話來。再看看他面對是否敢「保證不缺電」的質詢,竟然舉「反攻大陸」的承諾也是「不負責任」的保證,對自己的「神比喻」表現的洋洋自得,事後還直斥提問的蔣萬安是「小混混」,這樣的行徑連平日政治光譜偏綠的苦苓都認為這簡直就是「耍無賴」,不得不令人「擔心」他的「身心健康」是否出了狀況?隨著俄烏戰事的膠著,西方媒體對普汀的攻擊已沒有下限,竟然「關心」起普汀的健康狀況,什麼罹癌、失智的疾病都安上了,台灣的綠媒自然「亦步亦趨」,(其實台灣針對這方面的報導,往往也只是「翻譯」而已),但這些媒體要不要多關注閣揆一些,以蘇貞昌各方面的「跡象」,這些病名對他來說似乎「更貼切」。
一場俄烏戰爭除顯露西方雙標的嘴臉,也讓台灣的「認知作戰」左支右絀,蔡英文雖對輿論把台灣與烏克蘭「相提並論」不以為然,但她卻也拿烏克蘭在進行「反中」的認知作戰,當美國展開對俄羅斯經濟制裁,台灣就迫不及待地當急先鋒,結果被俄羅斯列入「48個不友善國家與地區」的名單之內,會受到什麼樣的反制裁就只能「靜觀其變」,蔡英文說這是站隊「國際社會」,但她卻沒告訴國人,全世界有超過一百五十個國家沒跟著美歐起舞,(從中東到東北亞就日本、韓國、台灣、新加坡參與制裁),她還發起人道救助,帶著府院幾個頭頭作秀地「捐一月所得」,因為烏克蘭人民挺身為自己的國家奮戰,「這份決心讓世界動容」,也「讓台灣人感同身受」,(她敢提開戰前夕,有數十位國會議員和近百名富豪,爭相搭專機逃離的事嗎?)台灣跟烏克蘭真的這麼「麻吉」嗎?事實上台灣在烏克蘭並沒有設有代表處或辦事處,有些經貿與緊急事故均由駐莫斯科(或波蘭)的代表處兼辦,現在俄烏開戰,在烏克蘭的台灣人若必須到莫斯科求助,這像話嗎?當我們「反中」的意識型態作祟,以為當前中俄的關係,「反俄挺烏」就是「反中」,卻忽略掉「過去」中國與烏克蘭的關係有多密切,是澤連斯基上台後「完全倒向美國」,兩國才有「馬達西奇」(重要的航空發動機製造公司)的紛爭,試問:中國的野馬氣墊登陸艇是誰援造的?答案是:烏克蘭,中國第一艘航母遼寧號購自於哪裡?答案也是:烏克蘭,若哪天中國要展開武統,航母與登陸艇少不了扮演重要角色,那時我們要不要「譴責」烏克蘭?若把中國與烏克蘭的「友好關係」納進來,烏克蘭還有那麼「可愛」或「可憐」嗎?說到「可憐」就得回到「人道主義」來看,那美國入侵阿富汗、伊拉克造成多少平民死亡,又造成多少難民(據報導已超過千萬人)?美國領導的北約在科索沃戰爭時對南聯盟78天的持續轟炸,又死了多少無辜的生命?(連中國的大使館都被五枚巡航導彈「誤炸」,有數名記者喪命),這些事我們可曾關心過?難道這些人的生命就註定比較低賤?當我們要替美國搖旗吶喊時,是不是該為自己的「雙標」心態而自慚?
「抗中保台」固然是當前的「顯學」(或「險學」),但有幾個人能論述「抗中」與「保台」有必然的關係,有這麼一句話:「情緒不能代替事實,觀點不能代替邏輯」,台灣民粹主義當道,「反中」固然是「政治正確」,但也同時把台灣推向戰爭的深淵,當我們為烏克蘭人民的處境寄予同情,可曾想過是誰讓台灣可能瀕於相同的境遇?綠營因為只要疾呼「反中」就會有選票,所以「認知作戰」幾已無處不在,只是「東拼西湊」的講法,弄到後來反而讓民眾會「認知錯亂」,而從「認知作戰」到「認知錯亂」只不過是一線之隔。
(作者為國中退休校長)
閱讀更多
蕭府太傅為王船在台百年傳承降旨遶境 首日走訪5大宮廟席捲大台中
中臺科大食科系「築夢航程」榮登114年技職永續作品展 國資圖亮眼展出
民意需求優先 交通局:台中北屯兒童公園地下停車場5月中旬將開工
宣導地權觀念 東勢地政所攜手新住民結網防詐關懷護地權
表彰母愛光輝!中市西屯區表揚50位模範母親 感恩與祝福溫馨登場
2025「65工藝節」6月5日盛大登場 以「從心開始」串聯工藝、自然與文化
WOW!屏東新住民創意市集 打開異國之門進到露天超市
白沙屯媽祖圓滿完成刈火儀式 凌晨啟程回鑾 超過20萬名信眾一同恭敬迎送
(有影片)/「雲林之光、水林榮耀」吳兆騏 榮獲世界中學生U15游泳錦標賽4金佳績 榮歸故里舉辦感恩餐會
2025宜蘭綠色博覽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