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文化,真可怕!錯把次文化、甚至是低俗文化當成主流,更是災難!
筆者年輕時曾經認識一位「兄弟」,他稍有年紀,江湖地位不高,帶著幾個小弟四處闖蕩,收收帳款、搞搞賭場,沒事還會安排個仙人跳、殺大豬之類的不入流手段。
某次為了採訪灰色地帶的內幕前往其落腳處,看到他坐在電腦前、撥接上網用「即時通」跟美眉聊天,(當年還沒有智慧型手機、Line、FB等工具);這位大哥突然問:「那個『A會」要怎麼打?」弄得我一頭霧水,反覆詢問,才知道他想打的是「約會」……細看聊天內容,這位大哥總是用台灣國語直接注音,例如:「我」就打成「偶」、「發生什麼事」就成了「花生省魔術」、「飯先來」變成了「換鮮奶」、「有沒有事交代」則出現「有沒有塑膠袋」……
原本以為這種水準,應該會被網友們嘲笑嫌棄,但令人跌破眼鏡的是,此等「文學造詣」正好對了青少年的胃口,他們反而覺得這些用語「高調,但是宅心仁厚,放蕩,還帶著一絲不羈」,誤打誤撞符合網路流行的次文化,因此也騙了不少涉世未深的小女孩。
唉,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但,什麼才是文化呢? 文化底蘊需要千百年來造就,但是要破壞,花不了太多時間。
當前社會亂象,就是把次文化當成主流,甚至是肉麻當有趣、低俗當王道;為了在網路世界爭取流量,許多政治人物、媒體、網紅都爭相媚俗趨下,美其名曰:「親民」、「接地氣」,其實就是不花頭腦的炒人氣,越是露胸、露腰、露大腿,越是謾罵、怒吼、批判,越是低俗、沒品、弱智、無腦,越是蹭風波、蹭話題、蹭熱度,就越能從中獲利,但是,整體社會風氣也就越趨下流。
(作者為筆耕墨耘的文字工作者,堅持在紛擾塵俗中發不平之鳴。)
【墨客談】沒文化真可怕 捨棄文化自甘墮落更是災難
沒文化,真可怕!錯把次文化、甚至是低俗文化當成主流,更是災難!
筆者年輕時曾經認識一位「兄弟」,他稍有年紀,江湖地位不高,帶著幾個小弟四處闖蕩,收收帳款、搞搞賭場,沒事還會安排個仙人跳、殺大豬之類的不入流手段。
某次為了採訪灰色地帶的內幕前往其落腳處,看到他坐在電腦前、撥接上網用「即時通」跟美眉聊天,(當年還沒有智慧型手機、Line、FB等工具);這位大哥突然問:「那個『A會」要怎麼打?」弄得我一頭霧水,反覆詢問,才知道他想打的是「約會」……細看聊天內容,這位大哥總是用台灣國語直接注音,例如:「我」就打成「偶」、「發生什麼事」就成了「花生省魔術」、「飯先來」變成了「換鮮奶」、「有沒有事交代」則出現「有沒有塑膠袋」……
原本以為這種水準,應該會被網友們嘲笑嫌棄,但令人跌破眼鏡的是,此等「文學造詣」正好對了青少年的胃口,他們反而覺得這些用語「高調,但是宅心仁厚,放蕩,還帶著一絲不羈」,誤打誤撞符合網路流行的次文化,因此也騙了不少涉世未深的小女孩。
唉,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但,什麼才是文化呢?
文化底蘊需要千百年來造就,但是要破壞,花不了太多時間。
當前社會亂象,就是把次文化當成主流,甚至是肉麻當有趣、低俗當王道;為了在網路世界爭取流量,許多政治人物、媒體、網紅都爭相媚俗趨下,美其名曰:「親民」、「接地氣」,其實就是不花頭腦的炒人氣,越是露胸、露腰、露大腿,越是謾罵、怒吼、批判,越是低俗、沒品、弱智、無腦,越是蹭風波、蹭話題、蹭熱度,就越能從中獲利,但是,整體社會風氣也就越趨下流。
(作者為筆耕墨耘的文字工作者,堅持在紛擾塵俗中發不平之鳴。)
閱讀更多
2025「65工藝節」6月5日盛大登場 以「從心開始」串聯工藝、自然與文化
WOW!屏東新住民創意市集 打開異國之門進到露天超市
白沙屯媽祖圓滿完成刈火儀式 凌晨啟程回鑾 超過20萬名信眾一同恭敬迎送
(有影片)/「雲林之光、水林榮耀」吳兆騏 榮獲世界中學生U15游泳錦標賽4金佳績 榮歸故里舉辦感恩餐會
幸福家庭月登場 中市推系列活動打造親子共學月
開啟消防應用科技新領域 中市消防局運用無人機輔助救災
《現代五項》協會舉辦114年度B、C級教練講習會 主委楊毅弘:厚植教練實力,培育競技根基
強化停車場管理 交通局推動合法停車場標章辨識
農藥使用需謹慎! 中市農業局推多元防治助永續發展
2025宜蘭綠色博覽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