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蔡孟峰
四項公投案18日才有了結果,執政黨可以說是完勝,接著19日總統蔡英文邀集黨內重量級人士指示修法新竹縣市合併升格,24日民進黨立院黨團用逕付二讀的方式要貫徹執行蔡英文指令,史無前例的還有將明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公務預算部分逕付二讀,這些緊湊的動作,代表執政黨正在趁勝追擊,或者試圖以立法院席次絕對多數的優勢強渡關山,已經無視於民意和憲政體制。
民進黨主張新竹縣市合併,在公投之前就已經吵得沸沸揚揚,以「地方制度法」第四條規定,升格改制為直轄市人口聚居要達125萬人以上,但是以目前新竹縣市人口加起來,大概僅有102萬餘人,就已經明顯不符升格條件,而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上周就已經提案修法,人口聚居數則不再是必要性條件,如果以此論述,彰化縣的人口數有125萬6千、雲林及嘉義縣市人口總合也達143萬,也都將符合升格條件。
地制法設直轄市的規定,除人口數以外,且還包括在政治、經濟、文化及都會區域發展上,有特殊需要之地區,明顯是針對已有41年歷史的新竹科學園區而言,另外主校區之一也設在新竹的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產學創新研究學院揭牌儀式上,主辦人把台灣半導體成為護國神山的功勞全歸於總統蔡英文,也巧合因為竹科在台灣的地位,連帶將新竹設定為「有特殊需要之地區」。
台灣究竟適不適合有六都甚至更多直轄市的地制,朝野眾說紛云,但涉及地制法、地方自治法以外,還包括國土行政區劃、財政規劃、區域治理等多方面的問題必須一併考量,不能只是執政黨一黨的片面說法就能草率決定,參與連署的民進黨籍立委只有50人,代表黨內還有不同聲音,也並非聲稱有高度共識。
民進黨還有一件史無前例的做法,立法院黨團將明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逕付二讀,意味不需要經過委員會的預算審查,即使立法院法制局認證過去沒有這樣的前例,但關係到人民納稅錢的運用,豈能草率不經委員會和各個黨團協商,就強行逕付二讀,明顯是要以人數優勢試圖在院會中掩護,執政黨如今種種作為,已經以黨意凌駕於民主之上,遊走法令的邊緣地帶,強勢作為似乎已經無人可擋了。
(作者為資深媒體人)
【峰吹草動】執政黨趁勝追擊還是強渡關山
文∕蔡孟峰
四項公投案18日才有了結果,執政黨可以說是完勝,接著19日總統蔡英文邀集黨內重量級人士指示修法新竹縣市合併升格,24日民進黨立院黨團用逕付二讀的方式要貫徹執行蔡英文指令,史無前例的還有將明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公務預算部分逕付二讀,這些緊湊的動作,代表執政黨正在趁勝追擊,或者試圖以立法院席次絕對多數的優勢強渡關山,已經無視於民意和憲政體制。
民進黨主張新竹縣市合併,在公投之前就已經吵得沸沸揚揚,以「地方制度法」第四條規定,升格改制為直轄市人口聚居要達125萬人以上,但是以目前新竹縣市人口加起來,大概僅有102萬餘人,就已經明顯不符升格條件,而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上周就已經提案修法,人口聚居數則不再是必要性條件,如果以此論述,彰化縣的人口數有125萬6千、雲林及嘉義縣市人口總合也達143萬,也都將符合升格條件。
地制法設直轄市的規定,除人口數以外,且還包括在政治、經濟、文化及都會區域發展上,有特殊需要之地區,明顯是針對已有41年歷史的新竹科學園區而言,另外主校區之一也設在新竹的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產學創新研究學院揭牌儀式上,主辦人把台灣半導體成為護國神山的功勞全歸於總統蔡英文,也巧合因為竹科在台灣的地位,連帶將新竹設定為「有特殊需要之地區」。
台灣究竟適不適合有六都甚至更多直轄市的地制,朝野眾說紛云,但涉及地制法、地方自治法以外,還包括國土行政區劃、財政規劃、區域治理等多方面的問題必須一併考量,不能只是執政黨一黨的片面說法就能草率決定,參與連署的民進黨籍立委只有50人,代表黨內還有不同聲音,也並非聲稱有高度共識。
民進黨還有一件史無前例的做法,立法院黨團將明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逕付二讀,意味不需要經過委員會的預算審查,即使立法院法制局認證過去沒有這樣的前例,但關係到人民納稅錢的運用,豈能草率不經委員會和各個黨團協商,就強行逕付二讀,明顯是要以人數優勢試圖在院會中掩護,執政黨如今種種作為,已經以黨意凌駕於民主之上,遊走法令的邊緣地帶,強勢作為似乎已經無人可擋了。
(作者為資深媒體人)
閱讀更多
【驚爆】辣妹舞后Yoko年輕時想當律師?一天內秒退坑!姐們笑瘋:妳跳舞32年還想打官司?
AI應用邁向企業藍海!美商iSANetwork集團宣布與隴華(2424-TW)合作推廣企業主權AI 解決跨系統資料管理痛點
巨型壯寶現身 降落板橋體育場最萌打卡點拍照抽好禮
堅定毅力查緝不法廢土 雲林檢察官莊珂惠榮獲國土保育先鋒表揚
失智老翁迷途數小時 北港警靠手環定位成功尋回
徒手扛起代步車 斗六警烈日救援受困老翁展現硬漢柔情
烈日迷途險象環生 虎尾暖警助失智老婦踏上回家路
(有影片)/雲林土庫越港里集會所正式啟用 打造青銀共融新據點、照亮在地生活
雲林啟動2025城鎮韌性防空演習 預7月15日全面實施強化全民應變力
2025宜蘭綠色博覽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