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大小事.盡在觀傳媒

「高端」果然「高」

即便從沒有買賣股票的人,即便對生技產業一無所知的人,在這過去疫情炸開的一個月期間,對「高端」應該多少也有耳聞,因為神隱十多天的蔡總統,可以為了高端股票的一根跌停而「出面喊話」,面對當時一百多條人命的驟逝,她沒半句道歉的話語,反倒在強調她已「查清楚」,周邊並沒有人在「炒作高端的股票」,(怎麼這台詞讓人很耳熟,記得「超買洋菸」一案中,她不也出面這樣講,結果是總統府裡面拉出一大串名單來),加上日昨的「解盲秀」之後,讓它在連跌六天後又連二天翻紅,這種「戲劇性」的轉變,恐怕曾涉足股市的人也會瞠目結舌,此時的蔡總統又出面呼籲對「國貨」要有信心,並「順便」對消失的「三百多條生命」表達「不捨與歉意」,她要國人對一個「取巧」通過二期人體試驗的疫苗有「信心」,倒不如說她是在向國人「催眠」,要民眾得對國產疫苗有不容置疑的「信仰」,差別是「信心」是建立在事實的基礎上,「信仰」則是盲目的相信,她在神隱之後的「現身」或「獻聲」都和「高端」密不可分,這不得不令人對「高端」能獲此「厚愛」而刮目相看,其「高」還真的名符其實,可從下列幾個角度來看:

其一、姿態高傲:從一開始就擺明「做三期人體試驗有困難」,一是「資金龐大」,一是「醫藥倫理」(因受試者難覓,這在二期試驗就因找不到志願者,所以缺了65歲以上的族群),所以硬是要用二期的結果來逼政府買單,從二期的血清抗體濃度就要「類推」三期大規模的人體試驗,這連說服國內的專家都有困難(如陳培哲、王任賢、蘇益仁等),更別指望能獲得WHO的認可授權,但高端似乎「老神在在」,因為即使二期解盲還未知,政府已下了五百萬劑訂單,還有什麼好擔心的?

其二、高層護航:食藥署從去年對緊急授權使用EAU的標準審定,就幾乎是跟著高端的「需求」在走,陳建仁前副總統也違反實驗倫理,出面替高端疫苗「背書」,甚至連蔡總統都出來為股價護航,二期解盲結果還沒出來,政府已迫不急待下訂單,為此當郭台銘等人要買國際認可的疫苗捐給政府,指揮中心還給予百般刁難,甚至予以嘲弄,連日本要贈送的AZ疫苗,我們的「官員」都還說有「百萬劑應急」就夠了,因為七月國產疫苗就可「完備」,一家公司能得到這麼多高層的「眷顧」,絕對是「空前」,恐怕也是「絕後」。

其三、股價衝高:去年新冠肺炎疫情剛爆發,高端的股價還在百元下,但在政府一路開綠燈情況下,今年最高已經衝破四百元,在發生「陳培哲事件」前股價大跌,但之後因「擋路石頭已搬開」,所以股價又開始大漲,而解盲結果完全「照劇本」走,一點也不讓人意外,連我這個股市門外漢都覺得「有問題」,我們的證管會不需要「深入了解」嗎?一家連年虧損的公司,生產一支只有台灣「承認」的疫苗,(陳時中也坦承要取得國際授權使用「有困難」),有那麼高的價值嗎?

其四、價格高尚:這一段日子來,只要涉及疫苗採購,所有資訊幾乎都成了「最高機密」,連藍營立委的質詢,陳時中都置之不理,不過昨日終於有人揭曉對高端的採購價格,一劑竟然高達881元,相較國際上AZ疫苗的百元上下,高端的價格果然夠「高尚」,只是網友酸「納智捷」賣的比「賓士」貴,合理嗎?更令人費解的是在研發過程,政府已投注十億以上的資金,此時不但享受不到任何「優惠」,還用比國際認可疫苗還貴的價格來買,若說「沒有鬼」你相信嗎?

其五、民調超高:當國產疫苗議題炒的沸沸揚揚,有媒體做過民調,最獲得青睞的是BNT,超過四成民眾支持,其次是莫德納、嬌生、AZ,國產疫苗連8%都不到,連蘋果日報也得到相近的結果,不過在解盲「順利」達標後,蘋果日報又做了一次「網路民調」,竟然「願意」施打高端疫苗的民眾竟一路衝高達78%,只是不知這是台灣人民真的「愛用國貨」,抑或是「綠營群組」動員之後的結果,一個可信度「存疑」的民調,不但綠營拿來作「大內宣」,甚至綠委都在國會殿堂拿來與陳時中唱雙簧,這種義和團是的自嗨也真是一絕。

綜上所述,高端的「高」,果然不同凡響,若再追溯其「前身」,即為曾有生技股王之稱的基亞生技,七年前還演出過連二十根跌停的戲碼,主因就是肝癌新藥的「解盲失敗」所致,所以捲土重來,再怎麼也不能在解盲階段「重蹈覆轍」,如何使出渾身解數就不得而知,至於對這種「前科犯」,政府寧可犧牲民眾生命(到今天已超過四百人往生,到蔡英文所稱的七月底開打,恐怕那時冤死的已超過千人),也要擋住國際的疫苗進來,寧可賭上政府的威信,也要為它一路開綠燈,所以雖然二期人體試驗已「解盲」,但民眾心中的許多疑惑,不知何時才能「解茫」?

(作者為國中退休校長)

        

分享這篇內容: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