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大小事.盡在觀傳媒

台灣最不缺的就是「口水」

台灣發生數十年來最嚴重的乾旱,西半部各水庫幾乎乾涸的畫面,不時出現在媒體報導中,這幾天雖然天降甘霖,各地民眾歡欣雀躍,但終究是杯水車薪,對旱象的紓解仍幫助有限,三立去年拼命「造神」,因颱風屢次「過門不入」,而把蔡英文稱為「天氣之子」,好像這完全是她一人的「功勞」,可笑的是今年旱象已顯,她也上演「祈雨秀」,結果老天似乎也不給面子,(如果她的「秀」是這幾天,那肯定又要被「捧上天」),這時是否變成「天棄之子」?想想她吹噓花超過千億的「抄錢部署」,承諾的「不缺水、不淹水」,結果是讓年年舉辦的「泳渡日月潭」,有人說可以改成辦「路跑」了;儘管台灣「水情吃緊」,但政壇的「口水」可就一點也不缺。

年雨量超過2500公釐,但因過於集中且山高水急不易留存,所以「多雨缺水」這個弔詭的現象就出現在台灣,我們的蘇大院長卻以「同緯度」來與撒哈拉沙漠「相提並論」,真令人傻眼;針對台積電等企業已啟動水車載水一事,經濟部長王美花一席「科學園區及工業區的用水需求,可在乾旱期間鑿井使用」的話,更是在網路上炸翻了鍋,水利專家李鴻源就對「超抽地下水」引起地層下陷的危機提出嚴重警告,沒想到我們的的「主管部長」卻又反其道而行,對這個不時以「有政府,請安心」搞大內宣的政府,你真能「安心」嗎?

不過說到「水」的議題,最令人瞠目結舌的「口水」,絕對要數「助日代表」謝長廷的一番發言,當日本說二年後要把福島電廠的「核廢水」排入太平洋,除了美國因菅義偉訪美在即,為免氣氛尷尬而由布林肯發文表示「對日方處理核廢水的透明努力表示感謝」,全球許多國家都同聲譴責,中、韓反應尤其強烈,偏偏我們「最稱職」的「助日代表」又開始「發功」了,不但對麻生太郎「核廢水可飲用」的說法表示贊同,(在立院備詢時陳吉仲也噴出「安全而不安心」的口水),甚且指出台灣的核電廠也排放「核廢水」,還說若自己「說的不是事實願意坐牢」,這讓原能會及台電都出面反駁,畢竟「發電冷卻水」與「核污染廢水」豈能等量齊觀?在被抓包後他又被抓到「回頭修改臉書貼文內容」的卑劣行徑,這種「領台灣高薪」,卻幫駐在國講話,並抹黑母國的外交人員,「古今中外」恐怕也絕無僅有,但綠營上下卻一味護航,他卻老神在在,對返台備詢的要求「置之不理」,連我們的蘇大院長也拿他莫可奈何,有人說是「小英報恩」,看來似乎不是空穴來風。

老子說「上善若水」,以水來比喻君子之德,但台灣當前政壇充斥著跳樑小丑,哪來謙謙君子?所以當「實體用水」嚴重短缺,只能靠噴口水以為因應,連那個「退出台灣政壇」遠在千里之外的謝小夫,都還不惜大費唇舌「抹污」台灣的冷卻水,來向日本「輸誠」,所以說就算缺水非常非常嚴重,但台灣最不缺的就是「口水」。

(作者為國中退休校長)

分享這篇內容: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