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大小事.盡在觀傳媒

影/自給自足!農委會副主委陳駿季授旗台灣特色雜糧產業策略聯盟成立

(彰化新聞)【記者陳雅芳/彰化報導】國內雜糧的自給率不到百分之三,台灣雜糧幾乎是仰賴進口,COVID-19疫情和俄烏戰火導致國際雜糧價格漲不停,就算有錢也不一定買得到!農委會鼓勵國人多種雜糧,除了讓消費者買到好產品,更能讓雜糧的價格能夠穩定。

影/自給自足!農委會副主委陳駿季授旗台灣特色雜糧產業策略聯盟成立 - https://www.watchmedia01.com

▲自給自足!農委會副主委陳駿季授旗台灣特色雜糧產業策略聯盟成立。
(圖/記者陳雅芳攝,2022.09.23)

農委會副主委陳駿季今(23)日在臺中區農業改良場主持台灣特色雜糧產業策略聯盟成立大會,並且授旗給聯盟,陳駿季指出,台灣黃豆、玉米、小麥等主要雜糧需求99%仰賴進口,每年進口約800萬噸,其中約600噸作為飼料,國產雜糧數量非常少,特色雜糧也很少,因特色雜糧有機能性成分,期待透過平常飲食食用,也希望有機能性產品的開發來帶動產值。

影/自給自足!農委會副主委陳駿季授旗台灣特色雜糧產業策略聯盟成立 - https://www.watchmedia01.com

▲農委會副主委陳駿季今(23)日在臺中區農業改良場主持台灣特色雜糧產業策略聯盟成立大會。
(圖/記者陳雅芳攝,2022.09.23)

陳駿季表示,農委會因應糧食安全、區域衝突、氣候變遷推動大糧倉政策,希望各地方國產雜糧加值化,很多雜糧具有機能性的成分,農委會期待生產端的農民和加工端的業者能做很好的合作,成立策略聯盟就是整合產、製、銷成為一條價值鏈。

影/自給自足!農委會副主委陳駿季授旗台灣特色雜糧產業策略聯盟成立 - https://www.watchmedia01.com

▲農委會副主委陳駿季今(23)日在臺中區農業改良場主持台灣特色雜糧產業策略聯盟成立大會。
(圖/記者陳雅芳攝,2022.09.23)

臺中農改場長李紅曦說,臺灣中部地區雜糧生產環境具獨特性,特色雜糧產業發展歷史悠久且品項豐富,臺中區農業改良場長期肩負特色雜糧產業品種育成及相關技術研發任務,今(23)日特別舉辦「特色雜糧品種、調製機具及機能產品研發成果展」,邀請國內學研界及特色雜糧產銷之相關農會、產銷班與加工業者共襄盛舉,以加速研發成果之擴散應用。

影/自給自足!農委會副主委陳駿季授旗台灣特色雜糧產業策略聯盟成立 - https://www.watchmedia01.com

▲台灣特色雜糧產業策略聯盟,農民、農家和食品商現場展示自行開發的雜糧食品,從生鮮豆芽、營養棒到沖泡飲品不一而足。
(圖/記者陳雅芳攝,2022.09.23)

台灣特色雜糧產業策略聯盟總召集人江文章談到今年甘藷產銷問題,他說,應有產銷調節機制,建立通路並確定需求數量,才不至於價錢好的時候農民一窩蜂種植,種太多沒明確可銷售量,造成價格下滑,成立策略聯盟請農民到銷售商都進來,可建立供需平衡機制。

影/自給自足!農委會副主委陳駿季授旗台灣特色雜糧產業策略聯盟成立 - https://www.watchmedia01.com

▲台灣特色雜糧產業策略聯盟,農民、農家和食品商現場展示自行開發的雜糧食品,從生鮮豆芽、營養棒到沖泡飲品不一而足。
(圖/記者陳雅芳攝,2022.09.23)

陳駿季說,成立策略聯盟就是整合產、製、銷成為一條價值鏈,10多名農民、農家和食品商現場展示自行開發的雜糧食品,從生鮮豆芽、營養棒到沖泡飲品不一而足;聯盟副總召兼執行秘書謝奇峰說,特色雜糧的機能性多,價格較好,可提高收益,自然農民種植意願較高,目前約80名會員,將透過平台把最好的國產雜糧產品賣到消費端。

影/自給自足!農委會副主委陳駿季授旗台灣特色雜糧產業策略聯盟成立 - https://www.watchmedia01.com

▲台灣特色雜糧產業策略聯盟,農民、農家和食品商現場展示自行開發的雜糧食品,從生鮮豆芽、營養棒到沖泡飲品不一而足。
(圖/記者陳雅芳攝,2022.09.23)

《觀傳媒》提醒您:防範新冠肺炎,應使用肥皂勤洗手,出門務必戴上口罩!如有發燒、咳嗽等不適症狀,請主動通報,並撥打「1922」專線,或「0800-001922」。

分享這篇內容: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