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大小事.盡在觀傳媒

北市中正堂兒童疫苗站今開打 北榮:與PCR篩檢站無交叉感染疑慮

(台北新聞)【記者潘明賜/台北報導】媒體提問台北市長柯文哲,今(1)日中央設立的中正紀念堂兒童疫苗接種站,上午大約僅有200-300名學童施打,但北榮動員80位醫護,市長認為這是必須的?設立兒童疫苗站未知會地方,衛福部醫福執行長王必勝說是為不干擾地方,市長看法?柯文哲回意說,設了就設了,但醫療人力要節省使用,他自己是醫界出身,知道醫護會覺得不滿,這也是他當市長的經驗,像是公務人員不怕累,不要讓他覺得做這個沒意義。

柯文哲下午由副市長蔡炳坤陪同,前往文山區博嘉國小視察校園BNT疫苗接種作業,並宣布從6日開始,北市高中以下各級學校(含幼兒園)全面恢復實體教學。他在接愛媒體聯訪時,表達對中央在中正紀念堂設立接種站的看法。

中央直接宣布在6都設立大型兒童疫苗接種站,今日起運作,由台北榮總負責,未預約也可隨到隨打。柯文哲日前抨擊是白癡政策、累死三軍,王必勝接受網路節目專訪澄清自稱,沒有事先知會地方政府,是不要干擾地方作業。

不僅柯文哲質疑,名嘴黃暐瀚昨日也說,北市府規畫,3日完成學童在校施打BNT,那1日設兒童接種站?是不是有點怪?中正紀念堂是PCR篩檢站,讓孩子去那裡打疫苗,是不是有點瞎?北榮副院長侯明志釋疑說,自由廣場場地很大,無交叉感染的疑慮。

指揮中心昨日公布6都5-11歲兒童疫苗接種率,北市以26.6%墊底。媒體人黃揚明懷疑中央在6都增設接種站,是以政治考量為主,並質疑桃園市的接種率,僅領先北市0.1%,怎麼沒人檢討市長鄭文燦?

在柯文哲視察博嘉國小BNT疫苗接種現場時,媒體提問中正紀念堂現在施打疫苗人數,沒有像之前這麼多,現在是不是還有這麼多人要去?柯文哲表示,可以參考其他國家,他有特別去查一下歐美國家都沒有超過50%,台灣打超過50%也算高,新加坡也很高到77%,疫苗要家長同意就儘量呼籲,台灣還是民主國家就讓家長決定。

市長遭批評說離基層太遠?醫師吳欣岱分享北市5歲到11歲第一劑施打是6都最後一名,還不感謝中央設立大型接種站?柯文哲說,不是每個問題都要回應,施打疫苗本來就有原來的時間,也有發家長同意書,在家長做充分的情況下同意,畢竟台灣也不是集權國家,國小施打率50%大概就是世界標準。

中央強調中正的篩檢站跟疫苗接種站有50公尺距離,但早上有媽媽帶小孩走到快篩處,市長看法?柯文哲說,動線應該事先就要規劃好,這可能是意外,在沒有在互相汙染的情形下,動線設好可以避免,只是同一個地方稍微危險,重點是對第一線醫療人力的使用,這是雙方認知的差別,他是比較主張讓下屬做自己覺得很有效率的事情。

蔡炳坤補充表示,每天都有跟北榮聯繫,有建議醫護人力不要浪費,建議用2線,一線是成人BNT,另一是兒童BNT,這樣也許能減少醫療浪費。

媒體也提問,陳時中說7月有望解封,可行嗎?有可能做到什麼程度?柯文哲表示,如果純粹從科學上來考量,國內目前每天本土確診約8萬例上下,境外移入約40例,那麼邊境的封鎖就沒有意義了,因為國內比境外的感染還嚴重。後來他也發現韓國是在感染最嚴重時解封,一開始他也覺得很奇怪,後來他想如果純粹從科學上來考量,在數學上如果n趨於無限大,n+1等於n。

媒體提問,之前市府發言人說蔡總統隱匿防疫資訊,但市議員苗博雅反擊,如果手上沒有確切實證,市民需要講話求證據的發言人,請問市長認為發言人的發言是有所本可供查核?還是力挺她的發言嗎?柯文哲說,北市府有發言人,怎麼變成市長成為發言人的發言人呢?這不是奇怪嗎?就由發言人回答就好。

媒體也提問,市府發言人有說中央4月初預估疫情大爆發,已經建議口服藥,結果拖到5月下旬才做,因此,有人說這已經不是落後部署,而是拿人命換部署,這樣的說法市長同意嗎?柯文哲表示,就等過了1、2年再來討論。其實也不是北市特別聰明,因為北市都會看周邊國家的經驗和狀況,台灣跟周邊國家疫情發展的時間差大概2個月,因此,至少可以爭取到2個月的時間準備。

媒體提問,傳出曾經有國民黨高層提出,禮讓民眾黨高虹安參選新竹市長,換民眾黨禮讓蔣萬安選北市,是否確實有此事?柯文哲說,政治上什麼傳言都有,不然晚上的call-in節目怎麼辦?所以,很多聽聽就好。(照片由北市府提供)

 
 

分享這篇內容: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