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新聞)【記者陳雅芳/彰化報導】吃錯止痛藥當心洗腎!彰化一名65歲曾姓老翁,因常頭痛吃下女兒從日本帶回的止痛藥,沒想到因含有消炎成分,讓原本就不好的腎臟功能變更差,搞到差點洗腎,趕緊就醫換服別種藥才好轉。衛福部彰化醫院腎臟科醫師黃耀宣表示,要視自己的身體情況來決定要不要「消炎」,因為不同類的止痛藥,副作用就不同。
▲65歲曾姓老翁,因常頭痛吃下女兒從日本帶回的止痛藥,沒想到因含有消炎成分,讓原本就不好的腎臟功能變更差,搞到差點洗腎。
(圖/記者陳雅芳攝,2022.03.21)
黃耀宣說,曾姓男子幾個月前因持續性頭痛吃一種女兒從日本買回來的日本製止痛藥,曾男想說日本藥比較好,應該不會有副作用,沒想到原本就有慢性腎臟病的曾男,斷斷續續吃了1個月後,身體疲倦不舒服,就醫發現腎絲球過濾率竟從原本的28%降到10%,瀕臨洗腎,曾男嚇了一大跳,才遵從醫囑換吃別種止痛藥。
▲頭痛、身體不適,吃藥止痛藥一定要小心注意,要不要「消炎」學問大。
(圖/記者陳雅芳攝,2022.03.21)
黃耀宣指出,以這起個案的曾男而言,吃的止痛藥是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 (NSAID),會影響到腎臟,而曾男原本就有慢性腎臟病,才吃1個月就腎功能大幅滑落,他幫曾男換上別類的止痛藥之後,曾男的腎絲球過濾率才慢慢回到原有數值。
▲衛福部彰化醫院腎臟科醫師黃耀宣表示,要視自己的身體情況來決定要不要「消炎」,因為不同類的止痛藥,副作用就不同。
(圖/記者陳雅芳攝,2022.03.21)
黃耀宣表示,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含有消炎成分,大多具有消炎、鎮痛、退燒等藥效,如阿斯匹靈 (asprin)、布洛芬 (ibuprofen)等,從肝、腎代謝,容易出現腸胃、肝及腎方面的副作用,主要是影響到腎臟,如這起個案的曾男腎臟就大受影響,弄得瀕臨洗腎,所以,曾男就診後,馬上請其將日本製的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停藥,另開乙醯胺酚的止痛藥,3個月後,腎絲球過濾率回到27%,才擺脫洗腎危機。
▲三大類止痛藥,分別是乙醯胺酚(右)、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中) 、鴉片類止痛藥(左)。
(圖/記者陳雅芳攝,2022.03.21)
黃耀宣進一步表示,國人習慣自行到藥房買止痛藥,或是吃外國製的止痛藥,不先徵詢醫師或藥師,以致常吃出問題,甚至演變到洗腎的地步;一般人服用止痛藥,只要不過量,通常不會有太大副作用,很快就從身體代謝掉,但若有肝、腎,及腸胃疾病者,最好還是由醫師開藥,或向藥師徵詢,勿自行服用止痛藥,以免吃出問題。
《觀傳媒》提醒您:防範新冠肺炎,應使用肥皂勤洗手,出門務必戴上口罩!如有發燒、咳嗽等不適症狀,請主動通報,並撥打「1922」專線,或「0800-00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