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新聞)【記者簡勇鵬/雲林報導】雲林縣石廟雜糧生產合作社的豆皮加工廠,已通過HACCP、ISO22000等國際雙認證,專門生產具產銷履歷的豆製品,產製符合食品衛生安全標準的豆皮,是座可以成為國內生產豆皮的標竿加工廠。
▲斗南石廟雜糧生產合作社的豆皮加工廠獲國際雙認證,縣長張麗善等盛讚可為全國標竿。
圖/簡勇鵬攝.2022.03.04.
位於雲林縣斗南鎮西伯里的石廟雜糧生產合作社,其社員達31人,除以雲嘉為主要契作產區,也擴及桃園地區農民,上下皆循「集團式栽培管理」,包辦非基因改造大豆等雜糧生產、加工及銷售業務,產程安心,品質也有保證。
今(4)日上午雲林縣長張麗善、縣議員蔡東富、王秋足、顏忠義、斗南鎮長沈暉勛、土庫鎮農會總幹事黃萬聰、縣政副總顧問黃博舉等人在農業處長吳芳明的陪同下,特別前往合作社加工廠參訪,了解產業狀況並體驗豆皮製作,一行人透過廠房內透明櫥窗觀看,廠內環境潔淨,安全、衛生目然可見,無不對廠區的規劃及積極用心的精神表示讚賞。
▲縣長張麗善在參訪時親自體驗製作豆皮過程。
圖/記者簡勇鵬攝.2022.03.04.
石廟雜糧生產合作社理事主席沈泓志說,加工廠房面積約1600多平方公尺,主要設置豆包及豆皮生產線,目前持續引進設備,推陳出新,配合市場需求推出更多樣化的豆製食品或飲品,加工廠產線每日大豆使用量約1.5公噸,產線滿載至多可達3.5公噸,廠房接續將申請「產銷履歷加工驗證」,提供消費者完整又安全的溯源豆製加工產品。未來將更積極與在地農友合作契作大豆,並建置乾燥冷藏儲存的設施(備),建立產製儲銷的一貫廠,為縣內大豆雜糧品質把關,將最優質的大豆產品推廣給民眾。
農業處吳芳銘處長指出,近年受疫情影響,國際運費上漲、原物料成本增加,大豆、飼料玉米、小麥等已漲幅超過50%,國產雜糧競爭力上升,是國產高品質雜糧嶄露頭角的好機會,後續將持續輔導縣內農友與社場契作、合作及媒合後端通路,讓產製銷能夠連貫,逐步提高國產雜糧的自給率。
▲縣長張麗善等來賓參訪後均盛讚廠內環境潔淨,安全、衛生目然可見。
圖/記者簡勇鵬攝.2022.03.04.
縣長張麗善表示,雜糧作物是優質的節水作物,縣府積極推廣對地綠色環境給付計畫,配合種植轉(契)作、辦理友善耕作及輔導國產雜糧產銷機具與設備等計;現今全國大豆種植面積約3,430公頃、產量4,447公噸,雲林縣種植面積約329公頃,年產量約557公噸。雜糧產品的需求量很大,目前國產雜糧自給率僅6%,雜糧可說是非常具潛力之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