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大小事.盡在觀傳媒

工研院鏈結產官學研 「南方雨林計畫」正式啟動

【記者陳聖璋 / 台南報導】全球進入電動車時代,化合物半導體成為最具戰略價值的技術之一,工研院今(29)日宣布「南方雨林計畫」正式啟動,將整合跨單位研發資源,在台南六甲及沙崙設立化合物半導體的應用研發基地及測試服務,期望與各界攜手合作。

除了車用、綠電相關等化合物半導體的相關應用,工研院院長劉文雄與台南市長黃偉哲簽訂合作備忘錄,將建置全台首座「化合物半導體與應用產業專區」,期盼吸引國內外業者落地投資,扶植在地廠商鏈結,壯大台灣現有半導體領先優勢,進軍國際車用化合物半導體的重要供應鏈。

副總統賴清德表示,為了加速推動地方建設,政府逐步落實的大南方計畫,其中強調「用聚落帶動發展」,不只是北部產業往南拓展,也要發揮南部產業現有的優勢,找到可落地發展的新方向。

工研院鏈結產官學研 「南方雨林計畫」正式啟動 - https://www.watchmedia01.com
▲「南方雨林計畫」29日正式啟動。
(圖/工研院提供)

政府與產業界要在南台灣發展化合物半導體,當中成功方程式有三,首先是政府包括經濟部、國發會的協助,以及工研院、學研界的前瞻技術投入;其次是產業界的大力支持,南台灣的汽車零組件產業相當發達,產品集中在車燈、碰撞件,若是能讓化合物半導體來加值,將是如虎添翼。

最後,化合物半導體十分切合國際的需要,包括「2050淨零碳排」、「工業4.0」,及地緣政治下,台灣以深厚的科技產業基礎、民主法治與開放的社會,從值得信賴的產業鏈中脫穎而出,只要台灣做好準備、大家團結以赴,一定能將南台灣打造成化合物半導體的聚落,讓結合車用動力電子的化合物半導體成為我國另一個重要產業,帶動全台灣的整體經濟發展。

工研院院長劉文雄指出,面對2050淨零碳排的趨勢,交通和運輸在實現淨零碳排目標中佔據很大的部分,電動車的發展至關重要。隨著電動車與自駕車商機日益發酵,電子零組件與晶片在汽車占比愈來愈高,因此耐高溫、高壓的化合物半導體將是帶領汽車零組件產業前進下世代智慧車輛的關鍵,也是台灣產業跨足車用動力電子的最佳發展機會。

透過經濟部投入研發資源,以及台南市政府的規劃建設,工研院結合台灣半導體與汽車零組件供應鏈優勢,扮演技術提供者及整合平台的角色,鏈結產官學研打造南台灣化合物半導體及動力電子產業新聚落,未來朝向下世代綠能電子的應用與布局,開創南方茂盛的半導體雨林,點燃下一波南台灣產業經濟成長的動力。

分享這篇內容: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