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聖璋 / 台南報導】台南市美術館攜手成功大學醫學院老年學研究所,17日簽署合作備忘錄,雙方透過發展與辦理推廣活動及學術資源交流共享等方式,深入藝術介入高齡失智研究領域、發展藝術介入高齡,以及失智照護工作與培育跨領域專業人才,盼能擴大失智照護效益、開拓美術館實踐友善平權新方向。
根據國發會人口推估查詢系統顯示,2021年國內65歲以上高齡者人口數及所佔比率將達396萬(16.8%),衛福部的統計資料指出,截至2018年國內因失智症就醫的人口約達27.1萬人,2019年更竄升為國內主要死因第13位。
國際上,不僅世界衛生組織(WHO)在2012年,請各國將失智症列為優先公衛議題外,歐美多所博物館亦相繼跟進發展,以高齡/失智為對象的活動計畫。在在顯示高齡與失智症已是全球當前刻不容緩的議題。
▲台南市美術館館長林育淳指出,疫情趨緩逐步解封,高齡失智者可逐漸恢復社交及參與活動。
(圖/台南市美術館提供)
南美館館長林育淳表示,促進各族群文化近用與文化參與,為當代博物館與美術館發展新趨勢。為因應高齡社會,過去兩年雙方合作期間,已辦理多場失智長者藝術體驗推廣活動與學術論壇,更與在地其他館所結盟推出「LiHA Pass」社交處方箋,合作以來不僅開啟跨領域交流契機,亦成功提升市民朋友對相關議題的重視與關心。
林育淳指出,南美館將奠基於過去兩年所累積的成果,以及與成大老年所的夥伴關係,結合老年心理學與社會學等領域知能與臨床經驗,與本館藝術活動方案規劃專業,持續培育跨領域專業人才及發展高齡失智藝術參與活動,以建立「高齡失智友善美術館」為目標,共創合作新篇章。
同時也是成大醫院失智症中心主任,以及熱蘭遮失智症協會理事長的成大老年學研究所所長白明奇教授,長期關心高齡與失智者生活,白明奇說,藝術治療能刺激認知、喚起情緒與想像力,增進溝通的能力,有減緩問題行為與精神症狀的正面效益,逐漸成為高智照護的重要方向。
白明奇不辭辛勞拜會台南各大博物館與美術館,成功推展LiHA Pass,讓高智人士走出家門,引起公部門與民間的關注。
白明奇於108學年度,首開「藝術介入老人與失智」課程,串連成大藝術研究所、職能治療所與南美館,透過實際案例分享,從生理、心理、藝術、疾病層面探討藝術介入老人與失智者成效,使學生能夠培養人文素養與社會共融精神,養成面對未來社會解決多元問題的能力,成為台灣創意高齡課程的推手,最近更將出版「藝術與高智」教科書。
林育淳指出,自新冠肺炎疫情升溫,三級警戒實施的狀況下,許多高齡失智者與照護者,頓時失去外出社交與參與活動的機會。隨著近期疫情緩和而逐步解封,未來館方將持續建立安全並具支持性的環境,並規劃更多元性的活動方案,鼓勵照護者與長輩共同參與,開創台南在地創意老化新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