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大小事.盡在觀傳媒

斗南東外環道路基掏空 路面一小洞深度超過5米

【記者簡勇鵬雲林報導】斗南鎮通往斗六銜接的東外環新生二路,是條具有路基掏空易坍塌潛在危險的牛皮道路,尤其是東明橋壩頭的地面,表面出現一小洞,實際丈量有超過5公尺的深度疑似掏空,為顧及行車安全,將爭取經費勘測,再行規畫全面整修。

斗南東外環道路基掏空 路面一小洞深度超過5米 - https://www.watchmedia01.com

斗南東外環東明橋南向霸頭前疑似路基掏空的小洞,鎮長沈暉勛憂心塌陷再現。
圖/記者簡勇鵬攝.2021.08.11.

斗南鎮東外環道的新生二路是通往斗六的便捷道路,93年完工後,因早年道路設計呈現瑕疵,完工後,考輛安全行車等種種因素而封閉閒置,直到96年才以繞行涵洞方式通車,但因涵洞的限高,僅能供小客、或通行,大型重車仍受限制通行;且在97年9月間通車才一年許,東明橋南面霸頭基提遭颱風洪流沖毀而緊急封橋中斷交通,經半年的搶修後,在98年3、4月間以單向先行通車,但屋漏偏逢連夜雨,98年6月初的連續豪大雨又造成橋面龜裂,只好再次封橋搶修。

東明橋霸頭路基和橋面修護工程完工後即恢復通車迄今,期間又因基土填實問題出現掏空跡象,雖經多次灌漿修補維護,但仍具有路基不紮實的潛在危險,尤其是東外環連接台一丁線路口改善通車後,原先不能通過限高限寬的新光陸橋涵洞的連結車、油罐車、砂石車等諸多的大型重車均能通行,屆時東外環路基、路面暗存的潛在問題;果然在今年7月1日該路口改善通車後,在8日中午發現原先的一小洞,終承受不了車輛頻繁的重壓負荷而塌陷呈現一大洞,雖經鎮公所緊急派員搶修填補,但路基鬆動有掏空之虞的潛在問題仍然存在,引起民眾憂心,希望有關單位正視著手進行整修以維人車安全。

斗南東外環道路基掏空 路面一小洞深度超過5米 - https://www.watchmedia01.com
斗南鎮長沈暉勛(左一)親自丈量發現路面小洞的掏空深度竟然超出5米。
圖/記者簡勇鵬攝.2021.08.11.

今(11)日上午,斗南鎮長沈暉勛會同鎮代會主席陳麗蘭、副主席黃景鴻、鎮代沈為祺等相關人員前往實地勘查,發現自東明橋至福智路口的路面有多處坑坑洞洞崎嶇不平,尤其是東明橋南向霸頭前有多處小洞,乃懷疑底部有掏空現象,於是用5米長捲尺丈量,不量則矣,一量之下即嚇壞在場人員,竟然5米捲尺拉到底還丈量不出深度,可見路面基底已掏空而恐有坍塌之虞。

鎮長沈暉勛表示,東明橋南向霸頭路基確實具有掏空的潛在問題,希望報請相關單位申請經費先行進行勘測,而後再規劃全面性的整修,才能確保行車安全。

分享這篇內容: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