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大小事.盡在觀傳媒

知名環境毒物專家李俊璋 升任成大副校長

  【記者 陳聖璋 / 台南報導】成功大學校務總顧問李俊璋8月1日升任副校長,他在成大服務滿30年,是國內知名的環境毒物研究及健康風險評估專家。

李俊璋曾任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環境衛生及毒物管理處科長,任內參與「毒性及關注化學物質管理法」與「有害事業廢棄物認定標準」等法令的制訂與推動;他於1991年到成大服務,曾任醫學院環境醫學研究所代所長、副教授、教授、環境保護暨安全衛生中心主任、主任秘書,目前是成大環境微量毒物研究中心主任。

李俊璋一手建立的成大環境微量毒物研究中心,多年來多次幫國人揪出遭戴奧辛污染的食品與環境,例如2005年,在彰化發現戴奧辛鴨蛋、2009年發現高雄戴奧辛鴨等,將台灣食安問題推上檯面,促使政府祭出一連串法令與管理辦法。

李俊璋強調,「外界總以為污染是集中在都會區,但這些戴奧辛毒物卻大多藏在鄉間」,為了揪出問題,他深入許多鄉鎮角落。

1990年代開始,全台陸續興建焚化爐,民眾對焚化爐與戴奧辛的污染問題心存警戒,當時,環保署針對內湖焚化爐附近居民進行健康調查,李俊璋即加入調查,更在成大醫學院及環境保護署全力支持下,成立研究中心。

1999年「中石化安順廠」戴奧辛汙染案,清大化學系教授凌永健,在1993年驗到安順廠旁海水貯水池的吳郭魚體內戴奧辛超標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的60倍;2001年李俊璋也驗到池中吳郭魚戴奧辛含量超標,當年環保署環檢所便進行土壤採樣。

2003年,李俊璋對附近居民進行流行病學及健康照護研究,發現受試者的血液戴奧辛濃度異常超標,李俊璋回憶,當時居民都罵他,魚體內驗出戴奧辛,「是亂講的」,事後卻是對他相當感激,現在當地居民幾乎沒有人不認識他;科學家鍥而不捨、追查真相的堅韌精神與毅力,在李俊璋身上展露無遺。

李俊璋也以專家的身份,建議台塑與其每年捐30億台幣做地方建設,不如每年拿出1000萬元,為麥寮地區40歲以上的居民做健康檢查,藉以早期發現居民是否罹患B型肝炎,提早介入治療,避免B型肝炎演變成肝癌。

台塑從善如流,自2011年開始進行,如今麥寮地區的肝癌發生率逐漸下降,李俊璋指出,即使再困難、再辛苦,「身為學者本應善用專業助人,與社會站在一起。」

撇開嚴肅冰冷的毒物專業,李俊璋燒了一手好菜,年夜飯的12道大菜全部自己來,他在廚藝上的造詣令人刮目相看。李俊璋說,家中有4個兄弟姐妹,媽媽很會做菜,他陪在媽媽身邊的時間最長,耳濡目染下,幾乎媽媽所有的「手路菜」都被他學會。

不論是環境毒物研究的學者,或是健康風險評估專家,又或是廚藝精湛的廚師,李俊璋細膩的心思、沈穩內斂的個性,調和鼎鼐、處事圓融,這次出任副校長,未來李俊璋如何協助校長蘇慧貞,為成大帶來更不一樣的風貌,備受外界期待。

分享這篇內容: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