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洪佳伶/雲林報導】防疫三級警戒微解封,不少展覽館已在有條件下鬆綁、對外開放,採「線上預約制」及實聯制並控制人流。最受人矚目的藝術家許永慶「指尖傳藝」多媒材創作展即日起至8月31日在北港工藝坊開展,展出作品多元豐富涵蓋了琉璃花、立體浮雕蝶谷巴特、金屬鑲嵌、紙藝、多肉植物及熱縮藝品設計等媒材創作,讓參觀的民眾了解使用多媒材所創作的藝術及栩栩如生創作品。
▲藝術家許永慶「指尖傳藝」多媒材創作展。
(圖/記者洪佳伶攝)
許永慶學的是電子,擁有代書証照,35歲後才開始學習紙黏土、麵包花,對材料涉獵廣泛,舉凡鎏金畫、琉璃花、金屬鑲嵌、熱縮藝品、立體浮雕蝶谷巴特等都是創作的題材,也在社區大學、長青學堂、傳薪學院等開課傳藝。
許永慶的作品不但著重上色,手工也非常細膩、逼真,從事手工藝創作二十多年,運用琉璃土自創琉璃花,許永慶表示,琉璃花的材料以琉璃土為主創作,大家對於琉璃土會比較陌生,它的作法和紙黏土、麵包土一樣,運用琉璃透明感,創作出的作品會顯得非常晶瑩剔透、色白如玉,如這次展出「苦盡甘來」的苦瓜及「翠玉白菜」。
▲藝術家許永慶運用琉璃土創作栩栩如生、晶瑩剔透的「翠玉白菜」作品。
(圖/記者洪佳伶攝)
創作喜愛中式、鄉土風格,許永慶說,娃娃改造系列,是傳統新中式風格的創作,造型元素加上變化組合,作品「清朝格格」的服裝以黏土做合身的身型,髮型及頭飾以活動式設計,可以自由變化造型呈現不同風格。金屬鑲嵌系列作品運用不同的材質,作品「皇頂翠」使用鵝毛製作鑲嵌,作品「燕子」使用彩砂,呈現不同的樣貌。熱縮片與其他手工材料完美結合,製作出新穎、富創意的古風飾品、花朵飾品、立體魚等作品。
▲金屬鑲嵌作品「燕子」,用金屬線鑲嵌完後,比較特殊是使用彩砂創作。
(圖/記者洪佳伶攝)
館長蔡享潤表示,許永慶老師是老師中的老師,作品唯妙唯肖、栩栩如生,在社區大學、傳薪學院等教導多媒材創作,北港工藝坊即日起至8月31日止,展出許永慶老師多媒材藝術創作品,歡迎各界藝術同好共襄盛舉。入館觀展請配合量體溫及實名實聯制。另入口處亦設置酒精消毒,歡迎民眾進場時多多利用。
▲藝術家許永慶「指尖傳藝」多媒材創作展,即日起至8月31日在北港工藝坊展出。
(圖/記者洪佳伶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