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大小事.盡在觀傳媒

斗南東外環不勘重型車載壓 東明橋前原一小洞嚴重塌陷

【記者簡勇鵬雲林報導】斗南鎮連接台一丁線路口的東外環,7月1日解封試行通車,沒想到才一星期,東明橋西面橋頭原先的一小洞,今(8)日中午終不堪通車後重型車載壓負荷而塌陷,嚴重影響行車安全。

斗南東外環不勘重型車載壓 東明橋前原一小洞嚴重塌陷 - https://www.watchmedia01.com

▲斗南東外環東明橋前在今日中午嚴重塌陷路基掏空一大洞。
圖/記者簡勇鵬攝.2021.07.08.

斗南鎮新生二路、三路連結的東外環道,是通往斗六的便捷道路,93年完工後,因早年道路設計呈現瑕疵,與福智路口銜接有處成S的兩大轉彎,加上銜接端新光路橋下坡引道,有和下橋車輛爭道而險象環生,也因安全行車的種種因素,完工後即封閉閒置,後經相關單位進行改善後,才在96年以繞行涵洞方式通車,但因涵洞的限高,僅能供小客、或通行,大型重車仍受限制通行。

不料通車才一年許,在97年9月間,東明橋南面霸頭基提遭颱風洪流沖毀而緊急封橋中斷交通,經半年的搶修後,在98年3、4月間以單向先行通車,但屋漏偏逢連夜雨,98年6月初的連續豪大雨又造成橋面龜裂,只好再次封橋搶修。

斗南東外環不勘重型車載壓 東明橋前原一小洞嚴重塌陷 - https://www.watchmedia01.com

▲今年5月底即有民眾在臉書po文貼上已出現一小洞塌陷照片。
圖/記者簡勇鵬攝.2021.07.08.

東明橋霸頭路基和橋面修護工程完工後即恢復通車迄今,期間又因基土填實問題出現掏空跡象,雖經多次灌漿修補維護,但仍具有路基不紮實的潛在危險,尤其是東外環連接台一丁線路口改善通車後,原先不能通過限高限寬的新光陸橋涵洞的連結車、油罐車、砂石車等諸多的大型重車均能通行,屆時東外環路基、路面暗存的潛在問題,即有民眾發現東明橋西面橋頭前已有一處出現一小洞的塌陷跡象,並在5月24日即PO文臉書憂心建議相關單位進行改善,以確保來往人車安全。

斗南東外環不勘重型車載壓 東明橋前原一小洞嚴重塌陷 - https://www.watchmedia01.com

▲原先的一小洞不堪通車後車流量頻繁載壓而掏空塌陷出一大洞。
圖/記者簡勇鵬攝.2021.07.08.

沒想到,通車才一星期,原先的一小洞,終承受不了車輛頻繁的重壓負荷,在今(8)日中午塌陷呈現一大洞,且路基出現掏空跡象,嚴重影響來往人車安全,經斗南鎮公所緊急設置交通錐警示,並將在近日內進行搶修;斗南鎮公所主秘曾春渾指出,東外環自東明橋起至大S雙彎處福智路的路段,確實存在大型重車行駛後承受重壓的潛在問題,其路基、路面的改善,雖也由鎮公所進行完成初步查勘和評估,但所需的改善經費龐大,實非財源困難的鎮公所能力所及,因而目前針對該塌陷處,將先行填土灌漿搶修,待日後再爭取經費整體改善。

分享這篇內容: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