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轉向為外帶/外送的經營,對餐飲業者而言誠為艱辛的挑戰
(圖 周厚賢拍攝)
【記者 周厚賢/彰化報導】隨著政府宣布全國三級警戒延長到7月12日,對全國廣大餐飲服務業者而言是更沉重的枷鎖背負!沒有入門客人的熙攘、外帶餐飲又不如速食業的便利,眾多店家從五月份至今業績一路下滑甚至要面臨滅頂。在員林市一間以家庭式聚餐維號召的複合式餐廳一開始也面臨生意掛零的情況,但在店經理的反思後的創新嘗試不僅止住了下滑的業績;更是以新的餐點與親送的服務而更拉近與客人間的距離!
▲有溫度的店點在餐點包材上用小卡片,拉近與客戶的距離
(圖 周厚賢拍攝)
『我們希望餐點要直接的到府交給客人!』店經理 吳育靈表示,當疫情開始的禁止內用限令實施時,他們立即改變經營策略的做好滿足客人的外送或外帶服務。因為知道客人會擔憂內用的餐點在外送後會走樣,除了確保原本餐點送到客戶家中質量一樣外,更在考慮外送途中的安全性而開發防止溢漏的容器包材及不透過外送業者而自送的堅持。如此不僅保證餐點安全送抵客戶手上;更在店內員工親切的問候讓老客戶一如以往感受濃郁如家人的情感。
▲保持餐點的完整與安全性,業者開發出防溢漏的容器。
(圖 周厚賢拍攝)
把原本入店消費的模式改變成家中供餐的方法,吳育靈與夥伴們以研發更多可以抓住全家大小胃口的餐點而滿足『一次點餐、全家都愛』的需求。想要早午餐,有開發新的冷凍美味吐司厚片可以解凍烘烤後熱騰騰上桌、想吃既傳統又創的美食有抹茶包子能滿足、中餐要吃正式,有牛肉丼飯…等新研發餐點可以吃出飽足感.…..新的思維與新的經營就是要在抗疫期間確保店的存活率。
▲滿足居家用餐的客戶多樣與可口的選擇, 開發新餐點是接受訂單的最好契機
(圖 周厚賢拍攝)
從五月中禁止內用的政策讓業績損失八成到六月份至今業績拉回前年比的六成,店經理坦言光是靠外送業績是沒法回復以往的利潤盈餘!但因為大家一起努力不願向歇業低頭讓他們從危機中梳理了新模式的經營,更與客戶持續的濃郁不減的關係。如同專家所言: 既然不能完全消滅疫情;人類就要學會習慣病毒存在的生活方式!同理對餐飲業來說,既然不能立即回復到內用時代;就要去開發出外送/外帶最受歡迎的新營運!
▲把危機當成事業發展的轉機, 店經理 吳育靈從疫情中學得新的營運模式。
(圖 周厚賢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