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大小事.盡在觀傳媒

台南市議員評鑑結果出爐 優質議員從缺

台南議會觀察聯盟今(4)日公布第四次定期會議員評鑑結果,本次定期會為預算審議會期,結果卻是連開2次臨時會,才完成所有預算審查項目,對這樣的結果,「聯盟表示相當遺憾」。聯盟成員決議,本會期評鑑結果,「優質議員從缺」,僅公布待觀察議員名單。

審查預算乃議員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會期內儘管有許多議員克盡職守用功審查,但仍有為數不少的議員,對於預算審查多無準備、跟風發言,讓預算審議變成菜市場喊價一般,聯盟希望透過此次的評鑑決議,讓議員諸公認真面對自己應盡之責。

儘管如此,本會期仍有值得稱頌的部分,議員平均出席率及質詢率明顯提高,但質詢內容仍有相當大的進步空間,盼議員能更用心問政。

台南市議員評鑑結果出爐 優質議員從缺 - https://www.watchmedia01.com
▲清點人數屢次不到者與「待觀察議員」有高度重疊。
(圖/台南議會觀察聯盟)

此外,聯盟注意到,本次定期會有多次技術性地清點人數,而清點人數屢次不到者與「待觀察議員」有高度重疊,聯盟建議各選區的市民多關切、留意這些待觀察議員。

本次定期會待觀察議員為謝財旺(無)、張世賢(國)、李文俊(國)、曾信凱(無)、許至椿(國)、蔡秋蘭(無)、林阳乙(無)、周奕齊(無)、蔡蘇秋金(民)、方一峰(國)、林志聰(民)、Kumu Hacyo(無)、謝龍介(國)、郭清華(民)、吳禹寰(無)。

成大學生議會議長高慕軒指出,本次定期會整體出席率表現較上次表現好很多,從原本的49%上升至60%,值得鼓勵。但表現優秀的組別A的議員不到5分之1,十分遺憾。

高慕軒強調,本次評鑑發現清點人數時,屢次不到的議員與待觀察名單有高度重疊,希望這些議員可以尊重人民賦予的職責。

第四次定期會議員評鑑召集人陳佑維表示,本次定期會的開會狀況比起上次定期會的開會品質略有進步,國民黨的全國性議題及政治議題,似有明顯的中央交辦地方炒作的味道在,許多數據明顯與實際狀況略有差異。

不過在政治攻防時,道具倒是準備得很到位,陳佑維說,希望國民黨的議員有時間準備精美的道具,不如好好研究議題,不要變成以訛傳訛的代言人。

台南公民智庫的執行長黃建龍指出,本會期的議員平均發言執行次數明顯加倍,表面上看來大家踴躍質詢發言,但深入觀察其發言內容,有不少質詢可用慘不忍睹來形容,顯見這些議員缺乏準備,很多時候就跟著前一個議員的質詢後頭跟風,沒有內容更缺乏深度,一個城市的市政要進步,需要一個更理性強有力的議會,聯盟的督促就是為了讓台南進步。

市議員職責包含出席定期會議,質詢市政,研究提案,預算審查來監督地方政府,作為民主代議士,針對市政報告提出質詢,審查預算跟地方法規,提案給地方政府要求地方政府執行,並且代替市民監督地方政府執行進度跟品質。

在《地方自治法》第34條提到,議會每6個月要開1次「定期會」,另外還可以加開6~8次「臨時會」。

台南市議員評鑑結果出爐 優質議員從缺 - https://www.watchmedia01.com
▲第四次定期會議員評鑑結果,「優質議員從缺」。
(圖/記者陳聖璋攝,2021.02.04)

然而,在這次的評鑑結果可以看到,因為出席人數未過半而散會,或者影響投票決議,就會期的延宕,事前議員如何就市府局處提出資料做準備?如何在議會會期內審完預算?這樣的地方議會整體問政品質,要如何替人民把關?

黃建龍說,面對評鑑結果需思考,民主體制本來就是倚靠代議的民意代表,來著手監督以制衡部門的機制,而代議民主的監督,更是人民的責任。

在民主國家,人民作主不是一個口號,而是人民必須去面對自己的責任,亦即我們有投票的權利,就有監督的義務。我們能做的就是,人人關注議會議事、守護監督制衡的民主機制、參與地方議會監督聯盟,共同讓地方的選舉文化與政治品質不再只是為了選票考量。

聯盟期待三月後的下一個會期,針對市政質詢,議員們有更好的表現,也期待有更多的市民與團體加入聯盟,共同進行議會觀察評鑑。

分享這篇內容: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