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市長鄭文燦今(29)日下午前往新屋區,出席「新屋區蚵間三號石滬竣工祈福典禮」。鄭文燦表示,新屋石滬是先民的智慧,為保存石滬文化,市府委託桃園石滬協會動員727人次,歷經125天,將新屋石滬群中長322公尺最大的3號石滬修復完成,感謝桃園石滬協會以及在地鄉親的努力,讓百年石滬文化順利保存,明(110)年3月新屋石滬故事館也將開館營運,市府將持續支持修復經費,盼讓百年石滬文化的保存工作更加順利,未來配合新屋綠色隧道及永安漁港等周邊景點,將成為桃園海岸生態旅遊的好去處。
▲百年石滬文化繼續保存,打造桃園新屋漁業文化的一大亮點。
(圖/桃園市政府提供)
鄭文燦提到,目前台灣本島僅有新屋石滬群保存較完整,層層向外擴展的圓弧石滬,被喻為具有特色的魚鱗型石滬,至於離島則屬澎湖石滬保存最完整,並以雙心石滬為亮點。石滬文化是非常具有智慧且循環經濟的補魚方式,盼透過石滬保存計畫,讓百年的石滬文化免於消失的危機。此外,市府也著手編撰石滬通識教材,預計於明(110)年4月開課,以培育500位種子教師為目標,也將開辦石滬解說菁英班,每班招收15人,規劃36小時的訓練課程,希望藉以培養出全能的解說員。而原為警察局哨所及宿舍的蚵一哨所,海管處於去(108)年投入637萬元,啟動整修活化計畫,打造新屋石滬故事館,預計於明(110)年3月開館營運,也將請海管處會同區公所研擬土地代管撥用,將步道、蚵殼細道、廣場等閒置空間納入整體規劃,打造民眾進入新屋石滬群的環教及觀光休憩站,讓市民朋友透過體驗瞭解到過去先民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