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中的藥包 央廣「藥史之旅」引共鳴

央廣與中正大學重構大學路計畫共同合作串聯在地展覽,4至6月於國家廣播文物館舉辦「鄉之博物館-藥史之旅」活動,其中館內藝文走廊「記『疫』記『憶』特展由民雄七星藥局第二代藥師吳嘉文策展,展出日治時期開始的藥品商業掛報、絕版寄藥包、吳嘉文手繪歷史街景、民雄市場職業別明細圖等,吳嘉文日前更親自到場解說,引起不少年長觀者的共鳴。

展覽中藥師吳嘉文分享日治時期開始的藥品商業掛報,其中有台灣人記憶中熟悉的「翹鬍子仁丹」;也分享絕版的寄藥包,說明僅有台灣存在的寄藥包文化,是源於當時代背景人與人之間的信任關係所發展的商業模式。


▲台灣人記憶中熟悉的「翹鬍子仁丹」,一面寫日文,另一面寫中文,此為日治時期的藥品商業掛報。
(圖/記者邱嘉琪攝)

「有治頭痛的、腹瀉的、咳嗽的」,早期藥包裡常備藥應有盡有,藥包袋當時像是過年抽抽樂一樣掛在家中牆壁上,每個月會有藥局業務員來清點藥丸收錢,稍年長的觀者都會忍不住盯著絕版藥包,指認出自己吃過哪幾樣,引起不少共鳴。


▲展出的早期絕版常備藥包,獲不少觀者共鳴。
(圖/記者邱嘉琪攝)

除了靜態特展外,活動亦規劃導覽和走讀,導覽公開七星藥局第二代藥師吳嘉文的手繪民雄歷史街區圖稿與過去的民雄街區即景,竹圍下漫畫店的兒童與賣芋仔冰的攤車小販畫像生動靈趣,讓人彷彿回到純樸的兒時時光。


▲在地七星藥局第三代吳至鎧藥師帶領大家走讀民雄歷史。
(圖/央廣提供)

走讀過程中,在民雄電臺的舊宿舍日式招待所停留,講解中央廣播電臺民雄分臺員工生活樣貌,七星藥局第三代吳至鎧藥師沿著街區介紹當地美食、消暑冰品、文化地景,最後到達民雄菜市場,尋找文物館內藥師吳嘉文手繪地圖、即景中的相關常民老照片,國家廣播文物館帶領眾人穿越半個世紀,再次打開記憶的鎖,重現家鄉民雄的時光旅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