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博館「玉言故事」 認識臺灣玉5000年傳奇 

臺灣產玉,且早在5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就受先民青睞使用!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即日起至12月16日,推出《玉言故事:臺灣玉傳奇》特展,展出從古至今200餘件展品,現場還有可以觸摸的臺灣玉原石、可以實坐的玉椅,帶您一同識玉、治玉、賞玉、惜玉,用玉來說故事,讓大家重新理解與重視臺灣玉。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即日起至12月16日,推出《玉言故事:臺灣玉傳奇》特展。
(圖/記者葉靜美攝)

「臺灣玉」即臺灣閃玉,又稱為「豐田玉」,主要產於花蓮縣壽豐鄉豐田地區,屬角閃石類礦物,呈暗綠色至黃綠色,有其獨特的美學價值與工藝技法。臺灣玉雖早在5千年前即被先民使用,卻被遺忘沉寂千年,直到1961年才再度被開採利用。已出土的史前玉器如丸山文化人獸形玉玦與側身獸突起耳玦等,造型獨特優美,工藝技術令人驚艷。

此次特展以玉石為出發點,分類介紹玉石的科學定義,進而區分玉石和其他美石,以及臺灣玉的野外產狀、物化特性和開採歷史,並透過考古出土的臺灣玉成品,認識臺灣玉在新石器時代所扮演的角色及文化脈絡,更進一步推論其在環南海貿易圈中的流通與交換行為。


▲展品—風輕輕地吹。
(圖/記者葉靜美攝)

《玉言故事:臺灣玉傳奇》特展分為玉石傳統與文化、世界玉石探索、臺灣閃玉之美、史前臺灣閃玉、治玉工藝技術、臺灣閃玉風雲再起6大主題,科博館典藏重要古物,距今約5千多年前的紅山文化馬蹄形玉器、「人間國寶」黃福壽最新創作「風輕輕地吹」也都在此次展出,而展場入口所展示的大型臺灣閃玉原礦,外形酷似臺灣、重量超過300公斤,則是黄義雄老師珍藏的重要原石。


▲現場還有可以實坐的玉椅。
(圖/記者葉靜美攝)

科博館長孫維新表示,此次特展展出的美"石",是從文化及藝術的角度認識科學,他期勉科博館同仁成為體制外的老師,不再用科學教科學,而是從文化、藝術、大自然現象,甚至網路留言等角度出發,讓民眾親近科學、認識科學。協辦的「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研究典藏組長葉美珍表示,卑南文化是使用玉器的極盛時期,之後玉器傳統便逐漸衰退,希望藉由此次特展,讓民眾更加認識玉的傳統、工藝及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