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改5年 銓敘部:未達預估目標》、《退撫基金135年破產?銓敘部:新制上路缺口由政府撥款補助》、《公務員退撫基金用罄年限延至140年 銓敘部:達成階段性目標》…,今日的一個銓敘部,竟突兀地出現三個指向不同的新聞主標,讓人實在分不清,究竟年金改革是「未達預估目標」!?還是「達成階段性目標」?!
基於好奇,筆者直接查閱了銓敘部官網。首先映入眼簾的「最新消息」是:112年6月20日的「《法規委員會組織規程》業經本部以112年6月20日部規字第11255839991號令修正發布」,至於攸關「公務員退撫基金用罄年限」的資料,則在第一時間裡,查無任何蹤影。
直至再往銓敘部官網的下方滑動探索,才終於在「最新消息」、「活動公告」、「人才招募」等欄目之下,冒出不太顯眼的「新聞稿」淡色字樣,這教人難免心生出一陣疑惑:到底銓敘部想或不想公告周知?
接著點入以《針對媒體報導「退撫基金預計到135年就會用罄、年金改革未達理想目標」銓敘部回應說明》為題的新聞稿,即見著權責單位退撫司就「公務員退撫基金用罄年限」的問題,係如此回應寫道:「針對媒體近日以『進擊的年改』為題所作系列報導,其中提及『退撫基金預計到135年就會用罄、年金改革未達理想目標、年改5年大失敗』等說法,銓敘部回應表示:『不盡正確』……」!
查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第三版,「不盡」的釋義,意指:「不完全」。例:「每個人的觀點雖『不盡』相同,但大體方向是一致的」。易言之,銓敘部對於媒體報導:「退撫基金預計到135年就會用罄、年金改革未達理想目標、年改5年大失敗」等說法,銓敘部其實是回應表示:「『不完全』正確」,也就是「部分正確」、「有些正確」、「多多少少正確」,至於「不完全」的比例佔有多少?為何「不盡正確」?則就以搞語意曖昧、不直接對應明說的方式,兜著圈子先鋪墊:「公務人員退撫基金『用罄年限已有效延後至140年』,確實已達成退撫基金『得以維持一個世代(25年至30年)財務穩健』的階段性改革目標!」(報喜),然後再說:基於「112年7月1日以後初任公務人員建立個人專戶制退撫制度,不再參加現行退撫基金,預估『退撫基金將因提撥收入減少而產生財務缺口』」、「現行退撫基金用罄年度『提前發生的財務缺口』,由政府分年編列預算撥款補助,之後『再接續撥補現行
退撫基金財務缺口』,目前已確定『自113年度起開始撥補』,確保退撫基金維持一個世代的財務穩健」(隱憂)。
惟設若,「公務人員退撫基金『用罄年限已有效延後至140 年』,確實已達成退撫基金得以『維持一個世代(25年至30年)財務穩健』的階段性改革目標」,則銓敘部又何以需要「政府分年編列預算撥款補助,之後『再接續撥補現行
退撫基金財務缺口』,且「目前已確定『自113年度起開始撥補』,確保退撫基金維持一個世代的財務穩健」?
反之,若事實仍需要「政府分年編列預算撥款補助,之後『再接續撥補現行退撫基金財務缺口』,且「目前已確定『自113年度起開始撥補』,確保退撫基金維持一個世代的財務穩健」?則銓敘部又如何能夠振振有詞地主張:「公務人員退撫基金『用罄年限已有效延後至140年』,確實已達成退撫基金得以『維持一個世代(25年至30年)財務穩健』的階段性改革目標」?
此種「國文堪憂,財務精算也堪憂」的結果,也就難怪銓敘部會需要大力借助民進黨最為嫻熟的「持續滾動」託辭,來緩頰其實退撫基金的財務,恐或「『不盡』穩健」的真相。畢竟,陳時中、陳吉仲、王美花…都是超級專擅於「滾動式」調整的大前輩。因此,年改浪頭上的銓敘部,為年金制度的檢討調整「作伙來滾上一滾」,又有啥不可?!
夏學理 臺師大教授/前所長
「國文堪憂,財務精算也堪憂」的銓敘部
《年改5年 銓敘部:未達預估目標》、《退撫基金135年破產?銓敘部:新制上路缺口由政府撥款補助》、《公務員退撫基金用罄年限延至140年 銓敘部:達成階段性目標》…,今日的一個銓敘部,竟突兀地出現三個指向不同的新聞主標,讓人實在分不清,究竟年金改革是「未達預估目標」!?還是「達成階段性目標」?!
基於好奇,筆者直接查閱了銓敘部官網。首先映入眼簾的「最新消息」是:112年6月20日的「《法規委員會組織規程》業經本部以112年6月20日部規字第11255839991號令修正發布」,至於攸關「公務員退撫基金用罄年限」的資料,則在第一時間裡,查無任何蹤影。
直至再往銓敘部官網的下方滑動探索,才終於在「最新消息」、「活動公告」、「人才招募」等欄目之下,冒出不太顯眼的「新聞稿」淡色字樣,這教人難免心生出一陣疑惑:到底銓敘部想或不想公告周知?
接著點入以《針對媒體報導「退撫基金預計到135年就會用罄、年金改革未達理想目標」銓敘部回應說明》為題的新聞稿,即見著權責單位退撫司就「公務員退撫基金用罄年限」的問題,係如此回應寫道:「針對媒體近日以『進擊的年改』為題所作系列報導,其中提及『退撫基金預計到135年就會用罄、年金改革未達理想目標、年改5年大失敗』等說法,銓敘部回應表示:『不盡正確』……」!
查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第三版,「不盡」的釋義,意指:「不完全」。例:「每個人的觀點雖『不盡』相同,但大體方向是一致的」。易言之,銓敘部對於媒體報導:「退撫基金預計到135年就會用罄、年金改革未達理想目標、年改5年大失敗」等說法,銓敘部其實是回應表示:「『不完全』正確」,也就是「部分正確」、「有些正確」、「多多少少正確」,至於「不完全」的比例佔有多少?為何「不盡正確」?則就以搞語意曖昧、不直接對應明說的方式,兜著圈子先鋪墊:「公務人員退撫基金『用罄年限已有效延後至140年』,確實已達成退撫基金『得以維持一個世代(25年至30年)財務穩健』的階段性改革目標!」(報喜),然後再說:基於「112年7月1日以後初任公務人員建立個人專戶制退撫制度,不再參加現行退撫基金,預估『退撫基金將因提撥收入減少而產生財務缺口』」、「現行退撫基金用罄年度『提前發生的財務缺口』,由政府分年編列預算撥款補助,之後『再接續撥補現行
退撫基金財務缺口』,目前已確定『自113年度起開始撥補』,確保退撫基金維持一個世代的財務穩健」(隱憂)。
惟設若,「公務人員退撫基金『用罄年限已有效延後至140 年』,確實已達成退撫基金得以『維持一個世代(25年至30年)財務穩健』的階段性改革目標」,則銓敘部又何以需要「政府分年編列預算撥款補助,之後『再接續撥補現行
退撫基金財務缺口』,且「目前已確定『自113年度起開始撥補』,確保退撫基金維持一個世代的財務穩健」?
反之,若事實仍需要「政府分年編列預算撥款補助,之後『再接續撥補現行退撫基金財務缺口』,且「目前已確定『自113年度起開始撥補』,確保退撫基金維持一個世代的財務穩健」?則銓敘部又如何能夠振振有詞地主張:「公務人員退撫基金『用罄年限已有效延後至140年』,確實已達成退撫基金得以『維持一個世代(25年至30年)財務穩健』的階段性改革目標」?
此種「國文堪憂,財務精算也堪憂」的結果,也就難怪銓敘部會需要大力借助民進黨最為嫻熟的「持續滾動」託辭,來緩頰其實退撫基金的財務,恐或「『不盡』穩健」的真相。畢竟,陳時中、陳吉仲、王美花…都是超級專擅於「滾動式」調整的大前輩。因此,年改浪頭上的銓敘部,為年金制度的檢討調整「作伙來滾上一滾」,又有啥不可?!
夏學理
臺師大教授/前所長
閱讀更多
(有影片)/熱血延續生命 員林扶輪社號召捐血 平日也吸引挽袖捐血人
(有影片)/鹿港百年古厝「施進益古厝」修復開工 王惠美主持祈福儀式
強化醫院夜間災害應變演練全面提升自主防災韌性
小魚回家創千萬產值 桃園石門水庫放流8.5萬尾魚苗
寓教於樂!桃園市復旦國小醫學書展結合闖關遊戲 點亮學童健康意識
創新專利結合社會關懷 中臺科大護理系獲「2025創博會」銅牌殊榮
(有影片)/科普列車10周年駛入台中 大葉大學陪偏鄉學童動手玩科學
(有影片)/郵你真好!彰化郵局捐贈180份養生禮盒關懷社頭獨居長者
張金鑾文藝基金會捐物資 提前祝中彰榮家長輩榮民節快樂
UEIS聯合國際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