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談曉泉
近年來,「論文門」話題在台紛擾不斷,從國家元首到立委以及各級政治人物頻傳爭議;彷彿高學歷就是用來鍍金包裝或是平步青雲的終南捷徑,忍不住讓人思考,我們的「高等教育」出了什麼問題?
南宋文天祥留下絕筆書:「孔曰成仁,孟云取義;惟其義盡,所以仁至。讀聖賢書,所為何事?而今而後,庶幾無愧!」身為讀書人、知識份子,先不要講經世濟民的遠大抱負,總該先回過頭自省:「我為什麼要接受教育?我學到了些什麼?」確認了目的,才能夠進一步確認目標。
然而今時此日,在刻意操作的去中化浪潮下,傳統思想、固有文化在年輕一代心中早已蕩然無存,只剩下粗俗淺薄的靡靡之音迴盪;流俗所及,社會上充斥著「次文化」、「次次文化」,年輕人不僅不講武德,更排斥所有規範,凡事只考慮自身利益,對身邊一切毫不在乎,只知道個體,卻漠視群體,這也造成了種種亂象,令人心寒。
根據統計,全台大專學歷以上人數將近千萬,約有6成擁有大學文憑,研究所人數也超過150萬人,當可謂「教育普及」;只可惜量變並未產生質變,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數比例雖然增加,但是知識水平、道德價值觀並未隨之提高,讀書人的風骨,知識份子的氣節更是罕見。
高學歷並不等同於高知識、高水準,智商高也不代表情商佳、性格優;「萬般皆下品,唯有財富高」,現在的價值評判標準似乎都強調「高所得」,以至於許多高學歷、高收入者目空一切,指點江山、睥睨群雄;其實,高學歷只代表在特定領域學有專精,並不代表什麼都懂,更不是人生暢行無阻的通行證。
讀書,除了學習知識,更要學習做人、做事的道理。這些,小學生都懂,但是,博士也未必能做到完善。
(作者為筆耕墨耘的文字工作者,堅持在紛擾塵俗中發不平之鳴。)
【墨客談】高學歷未必有高知識與道德
文/談曉泉
近年來,「論文門」話題在台紛擾不斷,從國家元首到立委以及各級政治人物頻傳爭議;彷彿高學歷就是用來鍍金包裝或是平步青雲的終南捷徑,忍不住讓人思考,我們的「高等教育」出了什麼問題?
南宋文天祥留下絕筆書:「孔曰成仁,孟云取義;惟其義盡,所以仁至。讀聖賢書,所為何事?而今而後,庶幾無愧!」身為讀書人、知識份子,先不要講經世濟民的遠大抱負,總該先回過頭自省:「我為什麼要接受教育?我學到了些什麼?」確認了目的,才能夠進一步確認目標。
然而今時此日,在刻意操作的去中化浪潮下,傳統思想、固有文化在年輕一代心中早已蕩然無存,只剩下粗俗淺薄的靡靡之音迴盪;流俗所及,社會上充斥著「次文化」、「次次文化」,年輕人不僅不講武德,更排斥所有規範,凡事只考慮自身利益,對身邊一切毫不在乎,只知道個體,卻漠視群體,這也造成了種種亂象,令人心寒。
根據統計,全台大專學歷以上人數將近千萬,約有6成擁有大學文憑,研究所人數也超過150萬人,當可謂「教育普及」;只可惜量變並未產生質變,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數比例雖然增加,但是知識水平、道德價值觀並未隨之提高,讀書人的風骨,知識份子的氣節更是罕見。
高學歷並不等同於高知識、高水準,智商高也不代表情商佳、性格優;「萬般皆下品,唯有財富高」,現在的價值評判標準似乎都強調「高所得」,以至於許多高學歷、高收入者目空一切,指點江山、睥睨群雄;其實,高學歷只代表在特定領域學有專精,並不代表什麼都懂,更不是人生暢行無阻的通行證。
讀書,除了學習知識,更要學習做人、做事的道理。這些,小學生都懂,但是,博士也未必能做到完善。
(作者為筆耕墨耘的文字工作者,堅持在紛擾塵俗中發不平之鳴。)
閱讀更多
帕拉舉重世界盃傳捷報 台中雙將勇奪銀銅牌
感情糾紛引爆行車追逐 八里車禍波及11機車釀4傷
以文化為橋 共築永續 霧峰宮保第永續中心正式啟動
燕子來訪季節到來 五股濕地夏日賞燕季7月26日開跑
(有影片)愛唱一族照過來!宜縣長盃星光歌唱大賽即將受理報名
淡水古蹟博物館20週年館慶 滬尾礮臺首次推出夏夜光影秀
十三行博物館暑期三大亮點:考古探險、環保手作、沉浸海洋
隈研吾打造台中新地標!「D-ONE第一大天地」正式公開「月亮灣」空橋設計亮點
蔡佳欣任內「最溫暖壓軸 」親率蘭馨姊妹捐助南台中家扶傳遞愛與希望
UEIS聯合國際學校
2025宜蘭國際童玩藝術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