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文化,真可怕!錯把次文化、甚至是低俗文化當成主流,更是災難!
筆者年輕時曾經認識一位「兄弟」,他稍有年紀,江湖地位不高,帶著幾個小弟四處闖蕩,收收帳款、搞搞賭場,沒事還會安排個仙人跳、殺大豬之類的不入流手段。
某次為了採訪灰色地帶的內幕前往其落腳處,看到他坐在電腦前、撥接上網用「即時通」跟美眉聊天,(當年還沒有智慧型手機、Line、FB等工具);這位大哥突然問:「那個『A會」要怎麼打?」弄得我一頭霧水,反覆詢問,才知道他想打的是「約會」……細看聊天內容,這位大哥總是用台灣國語直接注音,例如:「我」就打成「偶」、「發生什麼事」就成了「花生省魔術」、「飯先來」變成了「換鮮奶」、「有沒有事交代」則出現「有沒有塑膠袋」……
原本以為這種水準,應該會被網友們嘲笑嫌棄,但令人跌破眼鏡的是,此等「文學造詣」正好對了青少年的胃口,他們反而覺得這些用語「高調,但是宅心仁厚,放蕩,還帶著一絲不羈」,誤打誤撞符合網路流行的次文化,因此也騙了不少涉世未深的小女孩。
唉,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但,什麼才是文化呢? 文化底蘊需要千百年來造就,但是要破壞,花不了太多時間。
當前社會亂象,就是把次文化當成主流,甚至是肉麻當有趣、低俗當王道;為了在網路世界爭取流量,許多政治人物、媒體、網紅都爭相媚俗趨下,美其名曰:「親民」、「接地氣」,其實就是不花頭腦的炒人氣,越是露胸、露腰、露大腿,越是謾罵、怒吼、批判,越是低俗、沒品、弱智、無腦,越是蹭風波、蹭話題、蹭熱度,就越能從中獲利,但是,整體社會風氣也就越趨下流。
(作者為筆耕墨耘的文字工作者,堅持在紛擾塵俗中發不平之鳴。)
【墨客談】沒文化真可怕 捨棄文化自甘墮落更是災難
沒文化,真可怕!錯把次文化、甚至是低俗文化當成主流,更是災難!
筆者年輕時曾經認識一位「兄弟」,他稍有年紀,江湖地位不高,帶著幾個小弟四處闖蕩,收收帳款、搞搞賭場,沒事還會安排個仙人跳、殺大豬之類的不入流手段。
某次為了採訪灰色地帶的內幕前往其落腳處,看到他坐在電腦前、撥接上網用「即時通」跟美眉聊天,(當年還沒有智慧型手機、Line、FB等工具);這位大哥突然問:「那個『A會」要怎麼打?」弄得我一頭霧水,反覆詢問,才知道他想打的是「約會」……細看聊天內容,這位大哥總是用台灣國語直接注音,例如:「我」就打成「偶」、「發生什麼事」就成了「花生省魔術」、「飯先來」變成了「換鮮奶」、「有沒有事交代」則出現「有沒有塑膠袋」……
原本以為這種水準,應該會被網友們嘲笑嫌棄,但令人跌破眼鏡的是,此等「文學造詣」正好對了青少年的胃口,他們反而覺得這些用語「高調,但是宅心仁厚,放蕩,還帶著一絲不羈」,誤打誤撞符合網路流行的次文化,因此也騙了不少涉世未深的小女孩。
唉,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但,什麼才是文化呢?
文化底蘊需要千百年來造就,但是要破壞,花不了太多時間。
當前社會亂象,就是把次文化當成主流,甚至是肉麻當有趣、低俗當王道;為了在網路世界爭取流量,許多政治人物、媒體、網紅都爭相媚俗趨下,美其名曰:「親民」、「接地氣」,其實就是不花頭腦的炒人氣,越是露胸、露腰、露大腿,越是謾罵、怒吼、批判,越是低俗、沒品、弱智、無腦,越是蹭風波、蹭話題、蹭熱度,就越能從中獲利,但是,整體社會風氣也就越趨下流。
(作者為筆耕墨耘的文字工作者,堅持在紛擾塵俗中發不平之鳴。)
閱讀更多
「AI 智能足體養生服務掀熱潮」觀光客慕名湧入活泉足體養生館
大安區異國料理新亮點 ABV南洋餐酒館比科爾菜單登場
火燒車驚魂!桃園新屋自小客車自撞分隔島起火 駕駛送醫無大礙
(有影片)/教師節前夕 院士陳鎮東捐書國圖感謝狀 典藏彰女校史館
(有影片)/彰化東螺溪欒樹節復古登場 古董車與黃花隧道吸睛
桃園消防局跨界合作 四大醫院聯手打造專屬健檢計畫
(有影片)/9歲女童感染A型流感 小腿劇痛竟罹橫紋肌溶解症
918「救一把」!人安基金會發票公益活動 捐18張換雞蛋糕支持弱勢
大葉「綠生活二手市集」開跑 師生一起做環保、幫助學弟妹
UEIS聯合國際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