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的貞操」還在嗎?

文/鄭文嵐

林洋港先生在當司法院長時曾說過一句名言:「司法像皇后的貞操,不容懷疑」,這是他個人的「期許」,但在台灣恐怕與「事實」背離甚遠,至少多數的民眾都會「存疑」;曾有人調侃:「在日本說法官會貪污,會被罵神經病,但在台灣說法官不貪污,也會被罵神經病」,雖只是「戲言」,但卻說出民眾普遍的「感受」;過去許水德說:「法院是執政黨的」,這話就被各界大張撻伐,如今,民進黨的手已把整個「檢調司法體系」一把抓,我們號稱第四權的媒體卻幾乎「集體噤聲」,這時民眾還期待「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這無異癡人說夢,甚至「顏色」對不對,就代表「命運」大不同,過去是「有錢判生,無錢判死」,當前則是「是非擺兩邊,政黨靠中間」,「綠色黨證」儼然成為西方宗教革命前的「贖罪券」。儘管有人硬把「沒有民主的法治是空的,沒有法治的民主是瞎的」這話硬往康德身上套,(康德較近似的話是:「沒有內容的思考是空洞的,沒有直觀的概念是盲目的」),但相信沒幾個人會反對「民主」和「法治」彼此之間相輔相成的關係,所以在國民黨威權時代,把法院視同「禁臠」,自是可以「理解」,因此,當民進黨的「民主」已變成「民王」,(從「人民做主」變成「你是民,我是王」),其對「法治」的「漠視」甚至「不屑」,一點也不讓人意外。

經過長期的「洗腦」,我跟不少人一樣,認為「美式民主」是個「最佳」的政治體制,但自從川普就任總統後的「誇張」行徑,加上年初國會山莊的暴動,讓人不得不對這種已被「財團」左右的民主,有了更深層的反思,美國如此,一切以美國馬首是瞻的台灣更是變本加厲;台灣歷經國民黨的威權統治,國人對白色恐佈至今餘悸猶存,所以當民進黨喊出黨政軍「退出媒體」、「退出校園」,自然贏得各界的肯定,怎奈國民黨的影響力日漸衰微後,民進黨卻「趁虛而入」且「全面進駐」,在中天被關台後,台灣的媒體更十之八九已成為政府的「傳聲筒」,成天監督的反而是「在野黨」,放眼全世界,除了我們批評的「獨裁政體」外,在「民主世界」還真是罕見。在歐美獨立機構的客觀評比中,這二年我們在「司法透明度」及「國家形象」等方面,都已經落在中國之後,這不都是我們過去所自豪,且視為「獨裁」與「民主」判斷規準的指標,如今落居下風,我們還有什麼藉口好說?還有什麼可引以為傲的?當國家機器由一黨掌握,媒體又充分配合,加上操弄網軍之爐火純青,執政的蔡政府已毫無顧忌可言,所以對過去追求的百分之百言論自由,早已棄之若敝屣,只要有人稍有違逆「黨意」 或「上意」,輕者個人的社群網路就被封或被1450出征,重者就被「查水錶」或被移送法辦,而司法機關已然等同「現代東廠」,從最近眾人矚目的二個案件,就可看見民進黨這個「雙標黨」是如何在操弄司法,也凸顯司法人員是如何在曲承上意,這樣的司法機關還有「貞操」可言嗎?

先是緊咬蔡英文「論文門」事件的彭文正,僅僅因為一次審查準備庭未出庭,即便事先有以疫情考量為由申請「視訊出庭」,結果法官不但對其理由置之不理,並立即發佈通緝,以妨礙名譽這樣的「微罪」,且未經審判就被通緝,這已創了台灣司法史上的首例;另一是「家暴渣男」林秉樞的「被收押」,(他跟高嘉瑜立委「成家」了嗎?怎麼會說是「家暴」?)不但逮捕的「時間點」被質疑,連步出警局都「備受禮遇」可以對外「放話」,警方還是「三天後」才去他住處「蒐證」,這都透露某些「玄機」,且以暴力的「非現行犯」被收押,收押後又收容在阿扁等級的「名人房」,這種「待遇」也非比尋常,事後發現其二千三百多萬的「存款」,與綠營「養網軍」有千絲萬縷的糾葛,另外他與綠營的「權貴」關係匪淺,立委及國策顧問都為他「增添光彩」,這更證明其身分的「特殊」,「收押」或許只是「手段」,要讓他「封口」恐怕才是「目的」所在。就這二個「司法案例」來看,司法機關的「獨立性」已蕩然無存,唯一的思考點該是「秉承上意」,不要動搖「黨本國本」、不要讓「長官不高興」,如此而已。

談到改革,最讓民眾期待的該是司法改革,但最讓民眾失望的也正是司法改革,2017年蔡英文就任後首度召開的「司法改革國是會議」,她在自己主持的會議中對表決結果「不滿意」,竟然說出「你們在搞什麼?」,還要求「再度表決」,一直到她「滿意」才停止,她對法治「輕蔑」的態度由此已可看出端倪,後來更出現「叫」來大法官並當面「斥責」的情事,所以她法學素養的「程度」可想而知,會吹噓自己有「1.5個博士學位」這種「違背常識」的話,應是其人格與心理的「真實反映」;所謂「上樑不正下樑歪」,有這樣的人當「四軍統帥」,台灣的司法的「透明度」甚至「可信度」被對岸「反超」,沒什麼好詫異的,甚至「愈差愈遠」恐怕也是「指日可待」,以「皇后的貞操」來自詡,已成了「阿Q式」的笑話,這話似乎該隨著「阿港伯」的離世而「塵歸塵土歸土」才是。

(作者為國中退休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