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命何價?

文/鄭文嵐

有人說現代是個從「品性」轉變為「個性」的社會,「品性」是為了利於群體生活所需具備的一些「共同要求」,「個性」則是即便在團體中亦不憂讒畏譏的「個人特質」,前者如通常所知的四維、八德、三達德之類,雖然聽起來有點「老古板」,但具備這些德性至少不太會「惹人厭」,後者則易流露出「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的我行我素,有時不免令人「佩服讚歎」,但更多時候會讓人「皺眉側目」;所謂「誠於中而形於外」,過去「清廉、勤政、愛鄉土」曾是民進黨號稱「永遠不變的堅持」,但自從大蘇蘇貞昌備詢時戲謔地稱「四維是四尾」、稱「八德在桃園」,小蘇蘇治芬稱「禮義廉恥是威權的復辟」,見微知著,這「二蘇」公開場合可以如此「大言不慚」,可見所謂的道德、品性在民進黨內早已「蕩然無存」,甚或「棄若敝屣」。

一首佚名的古詩:「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下士時,假使當時身便死,一生真偽有誰知?」對照民進黨「當前」(當權)的政客們,應該再貼切不過,曾經讓多少人寄與厚望的政黨,完全執政後「墮落」速度之快,實已令人痛心疾首,所以連創黨時「永遠不變的堅持」已跟「謙卑謙卑再謙卑」一樣,變成一句使人「笑不出來」的笑話;阿扁當台北市長,還有新聞處長羅文嘉因為「斷臂事件」而下台以示負責,阿扁當總統時,還有行政院副院長游錫堃因「八掌溪」幾條人命而請辭,那時勇於負責的擔當,的確引人有「耳目一新」的觀感,但在完全執政之後民進黨已無所忌憚,這僅有的「清新」也都成了「明日黃花」,徒令人緬懷感慨。

當外界一致指責諾富特3+11成為台灣疫情的破口,指揮官陳時中卻一直不願鬆口,對決策的過程更是諱莫如深,還使出「沒有會議記錄」的爛招,被逼急了就說「我負責」,結果半年過去了,這段期間「至少」枉死八百多條人命,(因為有太多火葬場多出來的「黑數」,並沒有在「五漢廢言」公佈的數字內,同時也沒有再做「校正回歸」),而他還是「穩坐」其官位,誰能奈他何?所謂的「我負責」,哪能當真?反觀林佳龍因擋不住社會壓力,為「普悠瑪事故」辭職下台,除了幾天前因挺陳柏惟的「晚會舞台」,而被「影射牽連」之外,他不是已逐漸「被遺忘」?有這二個鮮明的「對比」在,自然給「暖男市長」陳其邁很好的參照,面對城中城火災的重大公安意外,他是要效法林佳龍的「壯士斷腕」,抑或師法陳時中的「死皮賴臉」,相信他已經「很篤定」知道該如何處理。

城中城的暗夜惡火,奪走四十六條人命,更是高雄市有史以來最嚴重的火災,這是何等重大的事件,一個「勤政」的父母官,以其對鄉土的「熱愛」,自當有「切膚之痛」的感受及時奔赴現場,但媒體完全沒有「責怪」陳市長為何二個小時後才「姍姍來遲」,整個民進黨也都是「冷處理」,連高雄的立委都把重心擺在「挺3Q」,沒有人去對他有所「究責」,蔡總統非但沒有及時有所表示,甚至連要去慰問家屬時也只是「來去五分鐘」,媒體報導還得「消音」,真是低調到不能再低調,(反觀陳柏惟被罷免成功,她卻第一時間表達「關切」,看來在她心目中,幾十條人命還比不過一個「黨友」),這一切的一切,陳其邁自然深有所感,既然黨內沒有「雜音」,面對外界的一些「質疑」,他自然把陳時中「我負責」那一套搬出來,跳針式的一遍又一遍播放,等到「時過境遷」,又有誰會去「計較」他是用「什麼方式」以示負責?

除了「刑責」之外,「政治責任」該是每個政治人物所無可迴避的,而「辭職」也是最後的承擔,不過上樑不正下樑歪,蔡英文的「論文門」已儼然成為國際醜聞,面對諸多「假博士」的鐵證,海外登報要她下台的訊息也此起彼落,但她還可以「依然故我」毫不為所動,所以當年陪他到倫敦「喬證書」的陳其邁,又怎會把城中城的「區區小事」當一回事?不過回首十年前陳其邁在上謝志偉節目,(謝是到倫敦五人小組的另一成員),針對台中阿拉夜店大火奪走九條人命,陳其邁公開質問市長胡志強:「要死多少人你才肯下台負責?」如今面對城中城無辜的四十六條人命,我們也真的很想問陳市長同樣的話:「要死多少人你才肯辭職下台?」

(作者為國中退休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