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客談】統計學?還是政治學? 統計數字裡的陷阱與迷思

▲新竹縣政府統計,新竹縣獲中央撥配11萬2420劑疫苗,占18歲以上人口總數的24.63%,竟排名全國各縣市的倒數第二少,若換算為全縣人口比例,更是僅有19.62%,全國最少!
(圖/新竹縣政府提供)

名字中帶著數字(COVID-19)的新冠肺炎病毒肆虐,我們的生活中無法避免的被塞入各式各樣的數字:累積確診人數、新增病例數、本土病例、境外移入、死亡病例,有時還要加上個校正回歸人數,琳瑯滿目的數字飛舞,讓人看得血脈賁張,比股市行情還刺激;到了疫苗開始施打後,莫德納、AZ的訂購數、受贈數、剩餘數、疫苗保護力、副作用比例、到貨日期、有效期、幾歲到幾歲歸在第幾類~~~一連串的數字讓人霧沙沙。

最近,讓地方政府頭大的數字,則是疫苗獲配數、施打涵蓋率、疫苗剩餘數,這些像是績效評比的數字,讓地方百里侯坐立難安。

日前台中市長盧秀燕率先發難,怒批中央「大小眼」,表示台中比高雄多了7萬人,但獲配疫苗卻比高雄少8萬劑,向中央開了第一槍;接下來,衛生福利部統計資料顯示,截至7/20上午,新北市的AZ疫苗剩餘量還有近20萬劑,剩餘率高的話題也迅速引發爭議,新北市副市長劉和然直言,疫苗的配送主導權在中央,中央要配送多少疫苗,地方只能被動接受,這樣的遊戲規則,中央應說明清楚。一番話點明了中央與地方的矛盾心結。

新竹縣長楊文科更直接投書媒體,爆料指出「新竹縣獲中央撥配11萬2420劑疫苗,占18歲以上人口總數的24.63%,竟排名全國各縣市的倒數第二少,若換算為全縣人口比例,更是僅有19.62%,全國最少!」明明是中央撥配率低,卻被媒體曲解成新竹縣疫苗施打速度緩慢、涵蓋率低,楊文科大感不平,「就算新竹縣完全依照中央的指示對象施打疫苗,且將所有疫苗打完,18歲以上的涵蓋率也比不上其他縣市。」楊文科感嘆,統計的數據,若無法呈現真實的情形,甚至出現立基點不同造成數據偏差,導致誤導民眾、相互攻擊,會讓人不禁懷疑有刻意操作之嫌,更會打擊基層防疫同仁的士氣。

南投縣長林明溱對於頻遭質疑疫苗施打率低也頗有意見,20日在議會受詢疫苗施打狀況時,強調自己與縣府團隊、醫護人員等用心服務施打,為疫苗接種從早忙到晚,目前整體施打率已達8成,竟然被民進黨政府抹黑,在報紙上說是全國最後一名,越講火氣越大,直接爆怒砲轟有意見的不分區立法委員管碧玲。可見這些數字對地方首長造成多大的困擾。

統計學原屬專業領域,經過科學理性的分析,讓數字去說話,呈現事實,看起來似乎無懈可擊;但是,當統計學遇上了政治學,那數字也可能會說謊,有心人透過不同的解釋,就可以達到曲解、誤導的目的。以上述的「疫苗之亂」來看,就是利用分母、分子的調整,做出了互有高低的數據,再以此數字來美化或醜化特定對象。

撇開政治考量,中央以各縣市作為擋箭牌的心態就很可笑,如今要拚的是全台的疫苗涵蓋率,用行政區來劃分、「評比」實屬多餘,病毒可是一視同仁、不會挑選縣市的;明明打的是團體賽,卻被刻意營造成網內互打、隊友相互競爭的亂象,真正最重要的團隊總成績卻被忽略了,這到底是統計學?還是政治學?

(作者為筆耕墨耘的文字工作者,在紛擾塵俗中堅持發不平之鳴。)

立即加入【觀傳媒】官方帳號http://lin.ee/q2kd3ut精彩新聞不漏接!